中外物流业

您的位置是:首页>贸易与投资>中外物流业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物流协作分析

发表于:2019-08-14 17:24 作者:admin

杜志平 吴畔溪 潘菁菁   北京物资学院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推动经济带物流的发展,我国正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物流协作。在准确把握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协作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现存的主要挑战,提出促进海关国际合作和海关信息化建设、完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加强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整合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等建议,以破解我国与沿线国家物流协作的发展瓶颈,提高跨境物流协作水平。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后,“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高度重视[1]。“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核心内涵“五通”中的道路联通表明,物流建设是经济带发展的基础和强有力保障[2]。国家间的跨境物流协作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而发展起来的,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物流协作能够有效整合物流参与主体内部资源,保证客户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3]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协作现状

(一)国际合作文件和协议

近几年,为促进与沿线国家战略合作,我国发布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物流建设和合作是重点任务之一。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国内外关于中欧班列物流通道和枢纽、资源整合、价格机制、信息平台以及通关便利化等重点方面的协调。同年,《“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加强国际海运合作、提升海运便利化水平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联通建设。《关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意见》指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建立协作关系和合作工作机制,打通国际运输通道,到2020年逐步建成现代高效的国际道路运输体系。2017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提出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与沿线国家积极开展政策沟通是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举行,中国与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文件,其中与巴基斯坦、柬埔寨、土耳其等多国签署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20194月,第二届高峰论坛顺利举行更加深化各国间的合作。2018年底,中国已累计与“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和2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订了交通运输协定合作文件,此外与沿线国家共同制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文件有《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战略(2030)》、《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铁路发展战略(2030)》、《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以及《中巴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物流战略协作。

(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2013年至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4691.9亿美元。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量庞大的背景下,畅通的交通运输通道是经济带货物贸易的前提和保证。“一带一路”经济带有六条主要运输通道:亚欧大陆桥物流通道和中巴物流通道,对接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连接中亚、中东和欧洲;中蒙俄物流通道,对接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利用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进入蒙古和俄罗斯;孟中印缅物流通道和中国中南半岛物流通道,促进我国南部省份与东盟和南亚对接;海上物流通道,对接我国东部沿海五大港口群,通过航运与东南亚、南亚、中东和欧洲连接。

目前,中国正积极与沿线国家打通港口、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通道,由我国主导推动的“一带一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逐步开展落实。据交通部统计,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港口已与我国港口建立航线联系,我国累计签订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总数有38个,覆盖沿线47个国家,参与新加坡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沙特阿拉伯吉大港等沿线34个国家42个港口的建设运营。中欧班列已逐渐形成东、中、西三条运输通道,分别经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和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2018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2000列,年运送货物总值达160亿美元,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此外,中缅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以及中尼铁路等其他跨境铁路也正逐步推进建设。跨境道路运输方面,昆曼公路作为我国第一条国际高速公路连通中国、老挝和泰国三国,“双西公路”全线贯通使得中国至欧洲实现全程高速,横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吉乌公路已正式通车,总计356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已实现开通。航空方面,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签署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东盟共同签订区域性航空运输协议。45个沿线国家已与我国实现直航,每周平均约有5100个航班。

(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随着物流活动的发生,信息流也会随之产生,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畅通的信息能够促进物流过程和环节的有效衔接。物流信息化的实现将进一步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协作的进程。目前,中国铁路95306国际联运信息平台正不断完善和升级,利用EDI技术与国外铁路开展数据和信息交换,国联单证系统和运价系统能够实现“电子制单、统计分析、境外追踪、运价查询、通关信息共享”等功能。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港口节点船舶和集装箱状态信息共享服务覆盖十国,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乌克兰敖德萨港、以色列港口、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和马来西亚巴生港。

物流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需要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和载体。我国与沿线国家正逐步推进信息通信领域合作,建设卫星信息通道和海陆光缆等骨干通信网络。沿线国家的信息通信技术普遍落后,中国愿意结合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经验提供相对应的包含技术开发、建设、运营及融资等环节的完整建设方案,以加快各国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合作的深入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上海合作组织信息高速公路、亚欧信息高速公路以及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逐渐落实并完善。2017年,中国、泰国、老挝、沙特、塞尔维亚、土耳其、阿联酋、埃及等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旨在深化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的“数字丝绸之路”。

二、物流协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物流协作存在诸多挑战:我国与沿线国家海关国际合作程度低导致通关时间周期长、国际物流通道衔接性差且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下、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难以保证物流协作战略的顺利推进。

(一)通关时间周期长

国际贸易通关包含有报关报检、查验检疫、放行以及清关等众多环节。现阶段,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关政策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国家有各自的海关标准,造成本来环节众多的通关程序更为复杂,导致通关手续重复冗余,增加了货物通关的时间周期。例如,中方货物在我国海关正常通关后,到达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却发生滞留等待,无法顺利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货主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仓储费用。出现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哈方海关认为中方出口货物单证不全或者检验检疫不符合要求而拒绝放关通行。此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之间信息化建设十分落后,不少国家还停留在仅依靠纸质文件进行信息传递阶段,海关之间信息不畅将严重影响海关通关效率。

(二)国际物流通道衔接性差且设施落后

“一带一路”经济带涉及众多国家,各国之间的物流系统布局和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存在差异,缺乏整体系统性的战略指导性规划,最终导致各国间物流通道衔接性差,降低整体的国际运输效率。表12018年“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关于贸易和运输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得分情况,除了阿联酋和新加坡两国,其他国家的得分均比我国得分低,大多数沿线国家贸易和运输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沿线国家物流基础设施作为国际物流通道的组成部分还存在着设施级别低、部分通道缺失、标准不统一以及枢纽协调性差等问题。基础设施薄弱、尚未形成体系的国际物流通道将大大增加货物的运输成本,降低国际运输效率。

1 2018年“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和运输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的得分

国家

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得分

1=很低至5=很高)

沿线国家与我国得分的值差

国家

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得分

1=很低 至 5=很高)

沿线国家与我国得分的值差

俄罗斯

2.78

-0.98

伊朗

2.77

-0.99

哈萨克斯坦

2.55

-1.21

塔吉克斯坦

2.17

-1.59

蒙古

2.10

-1.66

白俄罗斯

2.44

-1.31

越南

3.01

-0.75

马拉西亚

3.15

-0.61

缅甸

1.99

-1.76

格鲁吉亚

2.38

-1.37

吉尔吉斯坦

2.38

-1.38

印度尼西亚

2.90

-0.86

老挝

2.44

-1.31

土库曼斯坦

2.23

-1.52

阿联酋

4.02

0.27

乌克兰

2.22

-1.53

新加坡

4.06

0.31

捷克

3.46

-0.29

巴基斯坦

2.20

-1.56

菲律宾

2.73

-1.03

波兰

3.21

-0.54

卡塔尔

3.38

-0.38

尼泊尔

2.19

-1.56

斯洛伐克

3.00

-0.75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http://lpi.worldbank.org/

(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下

现阶段,“一带一路”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的货物运输追踪信息不能够实时传递,信息的获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有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过境或者中转联运的货物信息不能够及时对接,降低了在途货物监控信息的时效性。此外,我国和沿线国家的货代行业都具有投资成本低、进入门槛低以及回报较快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人涌入,货运代理企业多如牛毛,造成货运代理市场不规范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货运信息不通畅,货运市场呈现小、散、乱等特点,导致作为货主和承运人中介的国际货运代理漫天要价增加货主的货运成本,市场不能够有效集成国际货运资源,运力浪费也将导致货运成本的上升。

(四)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各国物流绩效指数显示,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指数(3.75,排名23)远远低于德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指数(4.37,排名1),表明中国贸易和运输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的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一方面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供给出现饱和,另一方面中转枢纽和物流信息化建设薄弱。例如,中西部相关省市地方性中欧班列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区域间争抢货源现象严重,造成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我国的枢纽型物流节点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难以发挥中转枢纽作用把不同运输方式进行有效衔接整合,造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不同类型运输之间缺乏联动协调性,阻碍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运输体系的发展,影响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在物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物流信息化处于较低水平状态,由于我国物流行业主要是由众多中小物流企业组成,企业间物流信息对接不畅,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的物流信息网络。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国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阻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物流协作。

五、开展物流协作的发展策略

(一)促进海关国际合作和海关信息化建设

低水平的通关效率会造成货物在海关环节滞留等待,增加国际货运成本,延误货物的交货期,降低国际运输及时性及物流服务质量,制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我国应与沿线国家积极寻求双方的战略利益契合点,深化国际间海关合作,建立政府之间关于海关便利化的长期有效沟通机制,共同制定提高海关便利化的国际海关政策法规,为提高海关效率提供政策和法律保证。积极与沿线国家共同制定海关监管统一标准以及AEO互认机制,实现“联合检查,监管互认,一次放行”通关模式,简化手续以提通关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海关信息共享可以克服国界和距离的限制,应加快与沿线国家开展海关互通联网建设,实行电子化管理、服务和监督。设立海关“单一窗口”平台,以摈弃多客户端、信息不能直接对接的低效办公模式,提高海关信息传递速度,实现海关数据的实时共享,实现无纸化国际大通关。加强海关国际合作和海关信息化建设将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一体化通关提供基础条件,从而提高通关效率。

(二)完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我国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商讨制定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建设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和运行组织,确保各国之间分工明确、利益分配合理,整合国际通道物流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提高物流通道的标准化,应加快共同制定国际运输标准步伐,以促进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运作标准以及安全标准的统一化,为物流通道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一带一路”经济带物流通道覆盖范围广且基础薄弱,完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我国可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丝绸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等组织机构进行融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和私人资金的补充作用,凝聚更多资金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铺设骨干通道、补齐缺失通道、打通瓶颈通道,对中转枢纽进行科学选址,建设具有中心地位和辐射能力的沿线国际中转枢纽,促进铁路、公路、海运和航空的相互连通,构建畅通、便捷和标准化的国际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提高国际运输效率。

(三)加强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

国际运输追踪监控信息滞后将严重影响物流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满意度。我国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统一的货物监控信息平台,把不同的运输系统对接到此平台,弥补货物运输追踪的不足。当货物运输发生事故时,监控平台能够及时报警,以最快的速度把情况反馈给相关处理者,减少由事故造成的损失,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能力。货运市场信息化方面,为提高物流市场货运价格竞争力和降低运输空载率,可借鉴德国德迅货代企业的成功经验,由大型货代企业牵头,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来组建货运交易平台,集成国内外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等承运人的运力信息,为货主提供货运信息、在线比价、订单处理等服务,改变以往传统货运市场恶性竞争、信息不透明以及货运资源浪费等弊端,从整体上提高国际货运价格竞争力。

(四)整合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资源

我国需要更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物流基础设施,以适应“一带一路”物流协作战略的实施。要着重理清现有和新建设施之间的关系,强化现有设施的功能,重点建设关键瓶颈设施尤其要加大中转枢纽中心的建设,以促进不同运输方式的对接和联通,形成海陆空铁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物流枢纽建设前应做好合理规划布局,科学有效评估各枢纽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以及周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建设凸显各自优势和利于自身发展的交通枢纽,构建枢纽间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物流网络节点,以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造成恶性竞争。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应以政府为统筹、行业协会为指导、企业为主体以及市场为导向,统一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标准,对现有的物流信息平台加以完善和对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远程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化的全国性物流信息网络,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质量,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