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热点问题>国际观察

增长的陷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孟加拉纺织服装业的机遇与挑战

发表于:2019-02-28 14:21 作者:admin

黄岩  巫芊桦   华南理工大学         

一、孟加拉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情况

孟加拉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沿线国家,也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投资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孟加拉的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产业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孟加拉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纺织服装出口国,自1980年代起纺织服装业逐渐取代黄麻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该产业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8%,占全国总出口值80%以上,在孟加拉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孟加拉官方统计,孟加拉拥有超过2000多家纺织厂,6000多家成衣加工厂,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就业人数接近500万,其中70%以上为女性。同时,该产业还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创造了超过2000万个就业岗位。2005年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大关,达到64亿美元,2010年达到125亿美元;2012年达到215亿美元,预计2021年出口额将达到500亿美元。

孟加拉纺织服装出口的传统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近年来中国正逐渐成为孟加拉越来越重要的服装出口市场。据统计,

2017 年孟加拉国占欧盟的服装进口份额的 22.5%,逐步逼近中国 37.3%的市场份额。2017年7月至 2018年2月,孟加拉对美国出口总额39亿美元,纺织服装、针织品和家用纺织品的出口额占到了其对美出口总额的92%。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 3 年内取代日本成为孟加拉在亚洲的最大成衣出口市场,未来10年,中国也有可能超越欧美成为孟加拉最大的成衣出口目的国。

二、孟加拉作为纺织服装业转移地的优势

孟加拉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配额管制少、投资环境宽松等有利条件,已经成为全球纺织服装制造业最活跃的投资之地。

(一)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孟加拉14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承载了超过1.6亿的庞大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孟加拉人口整体偏年轻化,人口红利充裕,人口平均年龄为24.3岁。据2014年劳动力统计调查,孟加拉劳动力人口超过一亿,其中男性4946万,女性5450万,每年有近2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亚太地区人类发展报告》认为,至2030年孟加拉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将增加至70%,达到1.3亿,这意味着孟加拉人口红利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二)人工成本低廉,工资具有竞争优势

除了劳动力丰富外,孟加拉的劳力成本也非常低廉。孟加拉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的1/4,印度的1/2。孟加拉政府规定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为5300塔卡(约合70美元),其中基本工资为3000塔卡,另有1280塔卡的住房补贴、320塔卡的医疗补贴、200塔卡交通补贴和500塔卡食品补贴。孟加拉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英语是官方语言,与外资企业管理人员沟通相对便利。孟加拉法定工作时间为每天10小时、每周6天,法定工作时间相对较长。

(三)纺织服装业享有多项贸易优惠政策

孟加拉国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贸协定等多个区域贸易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作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对外贸易中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待遇,欧盟成为孟加拉国纺织服装的最大出口市场,近60%的成衣出口欧盟。此外,孟加拉国纺织品还先后获得了加拿大、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免关税、免配额市场准入优惠待遇。

(四)奉行自由化投资与贸易政策,国家鼓励外商投资

孟加拉人民联盟党执政后陆续采取多项措施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外国公司赴孟加拉投资只需到孟加拉投资局办理登记注册即可,无需要事前审批;外国投资者可享有100%股权;出口加工区外资可享受离岸金融服务、享受普惠制待遇、免征利息税等;政府努力改善营商环境,成立投资发展局,引入公私合作模式、一站式服务。孟加拉还出台了多部法律保障外商投资,包括《鼓励和保护外国私人投资法》、《工业法》、《出口加工区授权法》等等。此外,2017-2018年孟加拉将服装行业的企业所得税从现有的15%降低至12%,已经拥有国际认可的绿色认证成衣公司税率从现有的14%降低至10%,这些政策都有效地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扩大再投资。

三、孟加拉纺织服装业的血汗工厂

尽管孟加拉纺织服装产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很快就坠入了增长的陷阱中。劳工抗议、安全事故、血汗工厂等负面问题近年来困扰着孟加拉的纺织服装行业,严重影响了国家和产业形象,对孟加拉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013年4月24日,位于孟加拉首都达卡郊区的一幢8层大楼拉纳大厦(Rana Plaza)发生倒塌,1127名制衣厂工人丧生。事发前该大楼已经出现裂缝,但制衣厂老板罔顾工人安全,仍然继续开工,最终导致惨剧发生。这是继2012年11月24日导致121人死亡的Tazreen服装工厂大火后的孟加拉国服装制造业又一巨大灾难事件。频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暴露了孟加拉纺织服装业低成本生产模式存在的发展隐患,这些事件也将孟加拉纺织服装产业推到了风口浪尖,消费者、媒体、全球服装供应链企业以及各类国际性的人权组织纷纷指责孟加拉糟糕的劳动监管政策,同时向服装品牌提出抗议。

2013年5月,欧洲议会召开全体会议批评孟加拉一再违反国际人权公约,警告将取消欧盟对孟加拉的免关税和免配额优惠待遇;2013年6月美国暂停了孟加拉普惠制待遇并提出了16点行动计划,要求孟加拉切实履行保障工人劳动权益的责任。2016年7月美国最新公布的普惠制待遇适用国别清单,孟加拉因劳工权利问题再次被拒之门外。欧洲采购商设立了专门针对孟加拉纺织服装产业的“建筑安全和防火公约”,美国数家服装采购商也创立了“孟加拉工人安全联盟”,依照公约和联盟的要求,孟加拉大约2100家服装工厂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检查。当工厂被发现不符合安全规定时,必须立刻停产并进行整改。部分零售商和品牌商出于对孟加拉工厂消防、劳工问题等因素的顾虑,将订单转移到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订单的减少导致孟加拉2014年成衣出口额增长率跌至15年最低点,仅增长了4.1%,而2013年增长率是13.8%。

面对血汗工厂的指责,孟加拉政府设立了最低工资审查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政府、生产企业和劳方代表。最终公布成衣工人最低工资由2010年所定的3000塔卡(约38美元),提高到5300塔卡(约70美元),基本工资每年必须增长5%,这一政策从2013年12月1日开始执行。孟加拉服装制造及出口商协会、针织品制造及出口商协会呼吁反对政府这一政策,但在西方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干预下,5300塔卡最低工资标准最终得以通过。人工成本的提高以及安全监管执法从严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孟加拉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下降。

四、孟加拉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其他挑战

(一)劳动力价廉却不物美,文化和技能水平较低

孟加拉工人劳动积极性高,但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较低。孟加拉国家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报告》显示劳动力人口中40.1%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仅有3.7%的人拥有高等学历,0.1%的人接受过职业教育。这直接导致孟加拉工人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生产效率相对低下。

(二)纺织服装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孟加拉国地少人多,缺乏产业链配套,纺纱原料严重依赖进口。据统计,孟加拉纺织工业用棉的 95%、织布用纱的 80%和印染用坯布的 70%都需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家棉花发展委员会(CBD)数据显示孟加拉国棉花进口量从2012年度的70万吨增加到2017年度的140万吨,2015年孟加拉超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预计到2020年,孟加拉国棉花进口量将达到172万吨。一旦进口棉花价格提高,将会对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产生巨大影响。2018年1月印度棉花贸易商因印度棉花减产以及卢比走强等因素大幅削减了对孟加拉的棉花出口,受此影响短短一周内孟加拉所有品种的纱线价格暴涨。

孟加拉纺织服装业中上游的纺纱、织布及染整等能力薄弱,生产仅能满足50%左右的市场需求,其余需要依赖进口。孟加拉国拥有350多家大中型机织布厂和1000多家小型织布厂,每年能生产了28亿米的面料,但仍然有20%针织面料和60%梭织面料依赖进口;孟加拉国拥有4万多台织布机,但设备非常陈旧,这些织布机中只有约1/4的织布机为无梭织机。另外,孟加拉拥有500多家针织布染整厂和300多家机织布染整厂,具有约25亿米的年加工能力,但仍有超过20亿平方米的染整缺口。同时孟加拉国的面料染整工艺薄弱,仅能满足基本款式的需求,还没有能力开发更多有难度的时尚款式。

(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生产与运输条件恶劣

孟加拉国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水、电、气供应以及交通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供应短缺成为制约孟加拉纺织服装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一旦断电,染整设备停机就会造成染色不均的现象。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几乎所有纺织企业都使用天然气发电,但孟加拉目前天然气产量不能满足全部需求,停电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孟加拉公路总里程222593公里,76%的货运由公路承担,但交通秩序较为混乱;铁路总长2880公里,但只能承担4%的运输量;全国有2个海港,其中吉大港是孟加拉最大的海港,是全国外贸进出口门户,却被称为“供应链上的死结”。一个集装箱在港平均时间为15天,遇到港口拥堵或工人罢工,30天以上都可能无法出货或提货。为信守合同按期交货,出口商有时不得不选择空运。

(四)工人罢工频发,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2018年7月29日,孟加拉两名大学生在达卡被超速的私营巴士撞死,此事引爆数千名学生上街抗议,呼吁改善道路安全。这场学生游行又引发吉大港工人罢工,大量集装箱滞留码头。孟加拉法律保障工人集体行动权利,工人常常走上街头用罢工方式表达抗议,政府与企业对罢工示威者往往无可奈何。大多数时候孟加拉的工人罢工都是野猫式罢工,没有任何组织性,也很难进行理性对话。除了一般的经济诉求如要求加薪、改善工作环境等引起罢工外,更多的罢工是由反对党出于政治目的组织的“全国休业联合大罢工”,几乎涉及全国企业,严重影响国家正常经济活动。如2014年由反对党组织的长达71天的联合大罢工和封锁道路事件,造成超过4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仅纺织业损失高达10多亿美元。

(五)政治环境不稳定,贪污腐败问题严重

孟加拉有人民联盟和民族主义两大政党,自1991年以来,基本上实现了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对政府提出的政策措施几乎全盘抵制,并通过抵制议会、组织罢工、阻断交通等激进方式向政府施压,造成孟加拉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甚至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和政治暴力。两党对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人民联盟派推行政治世俗化,民族主义派则希望加强伊斯兰色彩。政党冲突延伸到宗教冲突,极端宗教组织策划了多起恐怖事件,加剧了人们对孟加拉国家安全的担忧。

此外,孟加拉腐败问题严重,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甚至有官员将外资企业作为自己谋利的途径,向外商索要贿赂,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著名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2016年全球清廉指数中,孟加拉仅得26分,在176个国家中排名145位。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福威茨曾表示:“如果孟加拉能够控制腐败和政治冲突,其经济增长率将会从5%上升到8%。”

从用工成本、出口优惠来看,孟加拉具有承接转移纺织服装业的优势,但是在孟加拉投资和经营的困难也非常明显,包括工人的效率和技能双低,劳资纠纷频发,缺乏产业链配套,生产与运输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政治环境不稳定等。因此,中国纺织企业转移孟加拉国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客观评估投资环境,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根据自身实力和战略目标逐步落实。

孟加拉国纺织服装业中上游的纺纱、织布及染整等能力薄弱,梭织面料、人造纤维等面料缺口巨大;弹力布、人造丝和合成纤维的生产能力不足。一般成衣加工企业为获得原产地证明,需使用超过70%的本地原料。中国企业可针对孟加拉纺织产业链薄弱处增加相应投资,引入中国先进的技术装备,改进纺织生产工艺,提高面料生产效率,更快更好地获得本地原料,充分发挥两国纺织业的互补优势,促进整个产业的和升级发展。中国企业还可以在孟加拉建立中国服装专项园区,有利于产业上下游和相关配套的集聚,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中国企业还必须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重视劳工权益保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重视绿色环保生产,开展属地化经营。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用工环境,及时处理劳资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