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论坛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坛>国际商务论坛

从进博会便利化措施看中国扩大进口的路径选择

发表于:2019-01-28 11:36 作者:admin

天津职业大学  黄颖


  内容提要:进博会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实施,降低了参展和通关的成本,促进进口贸易规模和速度的增长。“十三五”期间,中国应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继续提升我国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适度增加一般消费品的进口、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扩大进口和促进出口平衡发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背景下举办的重要活动。进博会彰显了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张;以主动扩大进口战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建设国内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上海等自贸区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和辐射新高地,发挥进博会的溢出和辐射效应。为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海外参展商更加便利高效地参展,五项贸易便利化措施实现突破,为供需双方的商务活动提供了更多支持。

一、上海进博会推进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做法

按照贸易便利化的目的和主要侧重点,进博会贸易便利化措施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基本涵盖了参展商品从入境前备案到展后处置的全过程。其具体措施详述如下:

(一)制定并发布进博会通关指引,降低参展商参与活动的信息不对称

鉴于参展商品来源广泛,多数月商品均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评判商品安全性的工作量较大,201811月北京海关总署制定并发布《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通关须知》、《检验检疫禁止清单》和《检验检疫限制清单》,为境外参展商掌握进博会参展商品的边界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支持。对于经海关注册登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企业,可将保税货物提交担保后运至进博会常年展示馆进行展示和销售的经营活动,从而有效扩大了进博会展示商品的来源。

(二)通过特殊安排,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进口成本

对于列入《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验检疫限制清单》中的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一律由上海海关及其隶属海关就近就地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此外,针对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源地,例如东盟、欧盟、韩国、日本等参展方设置专门通道优先办理进境参展手续。进博会期间,上海海关增设贵宾通道、进境展览品专用通道和专用窗口,提前办理展览品的进境备案、电子数据报关单的申报、配合查验、抽检、现场施检等进境手续,实现了一次查验现场放行。参展个人携带自用且仅限于预防或治疗疾病用的特殊药品及生物制品入境时,向申报海关出示医院证明,凭医师处方准予进境,允许携带量以处方或药品说明书确认的一个疗程为限。

(三)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管理系统,提供全流程服务

进博会的展览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对上海海关的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和积累的经验,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互联网+海关”方式提前完成预参展商品信息的海关备案,采用“首次备案、分批提交清单”的通关方式办理进境手续,保证展览品集中进境参展时快速通关。减少了信息的重复录入和多头管理,节约了多项监管成本。此外,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海海关派关员入驻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提供关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快速解决通关问题。鉴于目前国际展览品的暂时进出境普遍采用的是ATA单证册管理模式,上海海关延长了ATA单证册项下展览品暂时进境的期限,展览品暂时进境的有效期由目前的6个月延长至一年。充分满足参展方进行商品展示的需求。

(四)扩大参展商品范围,简化参展手续,免于验核食品标签

为促成农畜产品参展,中国质检总局加强同参展国检疫准入谈判,对于《检验检疫限制清单》中有检疫准入要求的商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支持无疫情疫病传播风险的农畜产品参展并实现对华贸易,扩大进口展览品种类。对于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源地的东盟国家,其有很多富有本国特色的食品,并期待能够通过进口商品博会将各类特色食品或农副产品出口到中国。为方便参加进博会的境外食品企业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上海海关规定:在境外参展商做出统一标识的情况下,相关预包装食品可免于加贴中文标签。但参展商须在展览品旁以中文注明商品品名、保质期、食用禁忌和使用方法等信息。

(五)简化出境手续,为展览品展后处置提供便利

进博会暂时进境展览品,由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提供税款总担保,减轻境外参展企业的负担。境外参展方可持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出具的《进博会进境物资证明函》和《进博会进境物资清单》免于逐票向上海海关提交税款担保。此外,进博会对展览的全流程中的展后商品处置提供了完善的支持,进博会期间暂时进境展览品,在展览结束后,可结转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海关准予核销结案。前述监管举措的出台,便利了参展方在进博会闭幕后继续将展览品留在中国境内进行保税展示,直至寻找到最终卖家。

二、2014-2017年中国进口形势分析

(一)进口总体发展状况

2014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中国外贸环境恶化,加之适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之时,我国进口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显著放缓。2014年中国外贸进口规模同2013年基本持平,较上一年度仅增长了0.4%2015年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中国外贸进口形势愈加严峻,国际大宗商品例如大豆、谷物、原油等均出现量增价跌的现象,进口贸易额大幅下降了14.1%2015年贸易逆差高达5945亿美元。

1 2014-2017年中国外贸进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年度

进口额

贸易差额

同比增速%

2014

19592.3

3831

0.4%

2015

16820.7

5945

-14.1%

2016

15879.3

5097

-5.5%

2017

18438

4196

16.1%


(二)进口商品结构变化

2014-2017年中国进口主要商品类别看出,中国进口商品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初级产品:例如矿物燃料、润滑油及原料、动植物油脂。第二类为工业制成品中的机械设备。第三类为高新技术产品。2014-2017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保持稳定,初级产品进口比重均保持在21%-33%之间,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均维持在52%-59%之间,波动幅度不大。从表2中看出,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始终是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稳定器。第一大类初级产品中的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比重最大。第二大类工业制成品中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比重均维持在40%左右。2014年受国际市场动植物油脂、矿物燃料、成品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资源和能源类商品的进口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消费品进口持续稳定增长。2014-2017年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行业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稳中有升,2014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所占比重为28.16%2015年为30.56%2016年为27.26%2017年为33.56%。这反映出我国鼓励高新技术进口政策的积极效应已初步显现。

 

2 2014-2017 不同类型进口商品占比情况表

类别

年度

2014

2015

2016

2017

 

 

 

 

 

 

初级产品

食品及其活动物

2.39%

3%

3.1%

1.99%

饮料及其烟类

0.27%

0.34%

0.38%

0.26%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13.78%

12.51%

12.72%

9.58%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16.16%

11.82%

11.1%

9.12%

动植物油、脂及蜡

0.43%

0.44%

0.42%

0.28%

 

 

工业制成品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9.86%

10.18%

10.33%

7.12%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8.8%

8.22%

7.67%

4.96%

机械及运输设备

36.96%

40.64%

41.45%

39.92%


(三)进口国市场结构变化

2017年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外贸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东盟、韩国、日本、美国这五个国家和地区,其在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依次为17.73%13.73%9.64%8.99%8.37%。不难看出,中国的进口市场结构正逐渐趋于多元化。2014-2017年,我国自欧盟和美国市场进口表现相对稳定,当前,国内经济正处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构的阶段,对欧美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持续稳定增长。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市场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了自邻国日本和韩国市场进口量的增加,其占比稳中有升。受产业趋同和技术相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自印度进口占比逐年下降。

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也有所增长,进口份额不断提升。例如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由2014年的391.53亿美元增加到2017948.22亿美元。前述数据说明,中国进口商品的格局已经发生积极且正向的变化,传统市场的进口贸易比例有所下降,自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比重不断提高。

3 2014-2017年我国主要进口国家占比情况表

年度

2014

2015

2016

2017

欧盟

12.47%

12.42%

18.12%

17.73%

美国

8.12%

8.84%

8.47%

8.37%

日本

8.32%

8.5%

9.17%

8.99%

韩国

9.71%

10.4%

10%

9.64%

东盟

10.64%

11.56%

12.56%

13.73%

印度

0.84%

0.79%

0.74%

0.89%


()进口贸易经营主体的变化

我国进口贸易经营主体主要是由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组成。外贸市场化改革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私营企业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模式,正在异军突起。从表4的数据显示,外资企业仍然是我国进口的主体,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拉动进口的新生力量。2014-2017年外商投资企业平均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为47.7%,但其占比逐年略降的趋势日益明显。近四年,民营企业进口快速发展,2014年进口占比高达28.52%,进口占比高于同期国有企业的进口比重,成为我国扩大进口的新兴力量。国有企业进口占比约为1/4,但也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

4  2014-2017年不同进口贸易经营主体占比情况表

年度

2014

2015

2016

2017

国有企业

25.06%

24.24%

22.73%

23.76%

外资企业

46.41%

49.34%

48.53%

46.8%

民营企业

28.52%

24.47%

26.33%

27.23%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www.customs.gov.cn)统计数据

(五)进口贸易方式的变化

5中显示,2014-2017年,我国进口贸易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一般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重不断增加,保税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占比逐渐降低。2014-2017年,一般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始终高于同期保税加工贸易进口比重,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充分说明满足一般贸易进口的监管方式已经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进口需求,进口贸易方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需求结构的升级,一般贸易进口方式在我国的进口比重将会不断提高,保税加工贸易进口比重逐年降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凭借其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之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对进口原料和零部件的依赖程度逐渐弱化。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5   2014-2017年不同贸易方式进口占比情况表

年度

2014

2015

2016

2017

一般贸易

56.6%

54.88%

56.63%

58.81%

保税加工贸易

26.75%

26.57%

24.98%

23.42%


三、以进博会贸易便利化措施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的路径选择

贸易便利化措施为境外参展商顺利参展提供了便利,降低了通关和参展的成本,为出口供应商和进口采购商创造了商机。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商业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而从虚拟的商机转化为现实的进出口贸易关系,需要一个具体的场所或平台。进口商品博览会正好为信息流和商品物流之间的匹配提供可能。潜在的供需双方可以通过面对面的磋商洽谈达成合作意向。进口博览会期间展出的商品将是后续供需双方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进博会拓展了中国与全球供需的网络,为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提供了可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作为国与国间的分工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进口商采购可通过设立进口来源国代表处,整合上游供应体系,确保供给的稳定性,建立全球供应网络。进博会期间,为促成检验检疫限制清单中的商品的参展,各国检验检疫机构i之间合作,大大降低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壁垒。其贸易便利化措施将为后续的检验检疫和通关作业提供示范,推进了检验检疫和海关的监管创新和服务创新。

(一)继续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等国内紧缺物资的进口

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适时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引导高技术含量设备进口的同时,充实完善设备引进吸收的政策,加大先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的投入,激励国内企业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二次创新。通过技术的外溢效应,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针对某些国家的技术封锁,可采取注册离岸贸易公司的形式,发挥香港、新加坡等世界主要离岸贸易中心的优势,对先进技术进行“再包装”,实现离岸进口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

(二)降低重点消费品的进口关税,适度有序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

在强调对先进机械设备引进的同时,适时调整进口商品结构,适度增加一般消费品的进口。尤其是增加传统上我国拥有比较优势,但该比较优势正在转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抑制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导致的通胀,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的形成,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预留空间。此外,2015年以来,部分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保健品的进口关税陆续降低。为更好的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增加一般消费品的进口,201712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重点消费品进口关税再次进行调整,本次调整主要涉及420264016404三个品目项下11个税号的鞋帽、皮革的产品,其进口关税由原来的20% -24% 降至10% -12%。此次降低进口关税的消费品,均是国民消费需求旺盛,但国内难以供应的特色优质商品。国民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助推了国内供给体系的转型升级。

(三)充实进口促进政策,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召开,使上海又一次站在了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前沿。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将在未来逐渐显现。2013年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的重点就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我国应借鉴新加坡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i际贸易“单一窗口”。并针对重点国家和区域的重点进口商品,进行AEO互认,并签署《检验检疫结果互认协议》。AEO互认是海关对于商业资信、监管措施、守法程度良好企业进行认证。成为AEO认证企业可享受海关贸易便利化措施。例如优先通关、低货物查验率、简化审核单证等,其目的是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此外,应切实完善金融财税政策,加大对进口专项资金规模的投入,扩大进口信贷、进口开证授信额度、进口信用担保等政策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进口的水平。最后,加快跨境电商进口平台的建设,完善商品供求信息,使跨境电商和一般进口贸易并行发展,共同推动中国外贸进口的不断增长。

(四)扩大进口与促进出口均衡发展

以进博会贸易便利化措施为契机,我国应当实施“优进优出,开放均衡”的大国进口战略。优先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使进口能更好地为推动国内供给侧改革和培育可持续的出口竞争优势服务;适时调整进口商品结构,逐步增加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抑制国内物价的上涨、淘汰国内过剩产能,促进生产要素向附加值高的商品转移,最终将经济增长转化为国民福利。此外,还要考虑我国同其他贸易国出口和进口的双边贸易平衡问题。从表3我们不难看出,东盟、韩国、日本是我国主要的进口市场,而欧洲和美国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进出口市场的严重不对称性,自然会引发我国同欧美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摩擦,加大了进口的安全风险。“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当在重视进口产品、进口市场、进口商品结构均衡的同时,促进进口和出口的均衡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