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论坛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坛>国际商务论坛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

发表于:2019-01-28 11:34 作者:admin

王娇 李政军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中非两国历来保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友好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非两国坚持开放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原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简要概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的现状,运用 SWOT分析方法对中非经贸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构建了中非经贸合作的 SWOT组合矩阵,并对中非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提出建议。

一、中非经贸合作的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有五年之久,中国与非洲国家在贸易往来、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成果显著。非洲丰富的能源矿产以及充沛的原材料能够满足中国人均资源较低、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中国的制造业和加工技术比较符合非洲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和技术要求,因此中非两国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非洲工业化的发展,还能促进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中非两国互利共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非贸易额不断增加。

首先,中非贸易额逐年增长。自2000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3-2008年。非洲对中国进出口总额从185.4亿美元跃升至1072.1亿美元,第二个阶段是2009-2014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措施,在对中非贸易尤其是非洲出口起到促进作用,并于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三个阶段是2015年至今,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全球经济疲软,中非贸易增速经过20152016连续两年回落,到2017年再度反弹,增加至1700亿美元。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中非贸易总额达到16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6%,超出我国同期外贸总体增幅4.6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习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帮助一些国家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实现设施联通。为了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倡议设立丝路基金,并向该基金投资1000亿美元帮助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对非洲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非洲建成了大量高速公路、市政道路、铁路、立交桥和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带动了非洲的经济发展(魏建国,2011)。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就是典型的例子,全长约480公里,于20175月通车,从开工到建成通车,拉动肯尼亚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电网在非洲签约的合作项目累计超过120个,涉及25个国家,加快了非洲国家电网技术升级、促进了电源开发、提高了当地供电保障能力。

(三)产能合作成果显著

中非产能合作始于2000年前后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产能合作是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抓手。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些企业开始在非洲投资建立贸易与生产加工基地。在非投资兴业的企业也由2000年的400家增加至2017年的3000多家。在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都有中国企业正在规划和建设的产业园,有些非洲国家的中非产业合作园不止一个,如南非、埃及、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家,都有多个中非产业合作园建成投产。目前中国在非洲建成或在建的产业园大约100个,其中30多个正在运营,入园企业大约400家。截至20176月,共有65家企业入驻经贸合作区的企业,其中制造类企业有32家,配套服务机构有33家,吸引合作投资额近10亿美元,解决了非洲当地就业3000多个。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就是基于内部因素和外部竞争环境的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紧密联系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各种因素,按照矩阵形式排列,最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对这四种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些相应的结论。其中 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用来分析外部条件,我们运用SWOT分析方法,发挥研究对象的优势,把握机会,避免劣势,应对挑战。

(一)中非经贸合作的优势

1.中非发展理念一致

中国与非洲都是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奋斗历程与发展任务,这些相似点将中非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中非有着相一致的发展理念,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非洲人民的非洲梦是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2015,高虎城)。中国根据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以及中非合作出现的新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为双方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石。

2.中非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当前世界经济尚处于调整恢复期,大部分地区的恢复比较缓慢,而非洲在不断的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非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居民的消费,反过来又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双方在抵御金融危机方面具有强大的后备力量。中非两国在加快经济增长,释放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推动了双方向更高水平上合作,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3.中非合作优势互补

非洲具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产投入、需求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有利的人口结构,中国则有资本、有产能、有技术,中国生产的产品满足非洲人民的需求,技术设备适应非洲生产需要,发展经验可供非洲参考借鉴;中国的资金、设备、技术、经验和非洲的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使得中非两个国家相互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为双方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中非经贸合作的劣势

1.非洲的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落后。

首先,非洲大陆,仅次于亚洲,是世界第二大大陆,人口总数也居世界第二位,但非洲人均国民收入比较低。由于非洲生产力落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处于长期停滞的状态,并且非洲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各国的资源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再加上非洲炎热高温的气候使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存条件艰苦,部分国家还未解决粮食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明显。其次,相比其他大洲的国家,非洲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截止到2017年底,非洲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1%,非洲的文盲人数占非洲总人口的38%,并且世界上文盲率最高的10个国家全部在非洲,这几年,非洲国家一直在努力降低文盲率,减少文盲人口,但文盲人口只增不减,根本原因是非洲贫困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最后,非洲大陆巨大的人口基数也意味着巨大的人力资本资源,非洲拥有全球最快的人口增长率,全球超过一半的新增人口都来自非洲。如果非洲大陆的教育水平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2.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落后。

目前来看,非洲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据非洲开发银行估计,非洲每年需投资1300亿到1700亿美元到基础设施建设上,但实际投入仅为930亿美元,每年缺少680亿至108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也是导致非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非洲近几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基础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非洲大陆面积大,人口多,基础设施的缺口还是很大(黄云卿、徐泽来,2018)。具体而言,第一,在交通运输方面,非洲还尚未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非洲公路网密度相对较低,铁路设施老化,海运业和航空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二,在能源电力方面,随着企业和家庭对电力依赖程度不断升高,而应用生产和生活的电力设备供应不足,极大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据渣打银行的报告指出,非洲国家大约有一半的国家电力严重不足,而且电力价格高出亚洲地区2-3倍。第三,安全用水方面,非洲开发银行统计数据表明,约40%的非洲居民没有办法喝到安全引用水。第四,在通讯设施方面,非洲的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处于世界最低水平。第五,非洲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大,但实际投资较少。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各国财政紧张,公共支出力度不够,再加上私人投资不足,目前基建仍存在大量资金缺口。据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非洲每年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占非洲GDP的比重为15%。每年基础设施的实际投资较少,大约能满足当地需求的50%。由此可知,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这成为制约非洲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障碍。

3.国内投资环境差,投资风险高。

首先,各个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政治争端使得非洲的投资环境很不稳定,经常会发生政治局势动荡事件,再加上武装暴动、民族矛盾、恐怖组织袭击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已经威胁到外国投资经营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中非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除了国内各地区之间存在宗教冲突、政治动荡外,非洲在社会管理方面也比较落后。主要是因为一些非洲国家政治腐败,地区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加上市场制度不够完善,外商投资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最后,非洲的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医疗环境条件差,疾病流行。非洲国民的环境卫生差,生活生产的排泄物以及食品垃圾随处丢弃,未做妥善处理,这些垃圾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容易滋生出各类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细菌,使当地居民患病,同时炎热高温的气候又加速了传染病的传播(全毅、高军行,2018)。根据联合国的有关报道,非洲承受着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疾病负担,南部非洲艾滋病患者占全世界70%以上。上述因素使得中国企业投资存在风险,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对中非贸易产生不可忽视的负向影响。

(三)中非经贸合作的机会

1.中非战略规划衔接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积极推进与各国之间的资金融通、设施连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非洲的《2063年议程》以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建设繁荣非洲。非洲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自身的发展,并且推动一带一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相对接,利用双方在地区、次地区、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共有的交汇点,为中非合作提供新机遇(黄玉沛,2018)。

2.加大文化交流

保持中非合作的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性条件,也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实力。支持非洲一些符合条件的教育学府申办孔子学院,支持中非两国人民旅游互通,文化融通,加强中非双方交流互鉴,推进政策贯通、人心相通,推动两国共同进步,为中非合作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深厚的感情保障和坚实的话语体系支撑(2018,朱伟东)。

3.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

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为了推进两国更高水平的合作,非洲目前已经具备了实施跨境电商的市场、技术条件以及丰厚的人才红利,但非洲国家多、国内矛盾频发,消费水平低等社会阻力仍是最大问题。因此双方政府应该协商规范贸易准则,支持并加大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鼓励中非双向互动发展,减少贸易往来中不公正现象的发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促进中国品牌走进非洲,全力推动中非贸易新格局。

(四)中非经贸合作的威胁

1.中非贸易摩擦

首先,中国对非洲出口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价格低廉,对非洲部分国家的相关产业产生冲击,引起贸易摩擦,为了保护当地产业的发展,部分非洲国家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南非与埃及是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最突出的两个国家。2017年底,埃及宣称对中国进口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税率由临时征收时的17%增至29%。其次,非洲大部分国家外汇储备不足,面对外汇汇率波动、货币贬值、粮食价格变动等不利因素,外商投资风险大(武芳,2016),中国企业会减少对非洲的出口投资,从而导致中非贸易的下滑。最后,中非双方还面临着国际上的误解,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非合作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甚至恶意抹黑中非国家平等互利的关系(姚桂梅、许蔓,2018),企图用政治手段阻碍中非的来往。中非国家只有共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掌握中非合作的国际话语权。

2.国外市场的竞争

世界经济体中不只中国一个国家对非洲进行援助,对非援助的国家有很多,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参与过,西方国家利用与非洲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攻占非洲市场有着先天的优势。一是历史的联系。非洲曾是欧洲许多国家的殖民地,这种殖民关系使得双方在经济往来中有着便利的沟通渠道。二是非洲移民的存在。英法美等国家均有大量非洲移民,这使得双方在血缘关系上具有某种联系。三是语言和宗教相同或相似。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还是以前殖民国家的语言为主,这使得双方在沟通交流上更加方便,同时基督教也在非洲十分盛行。四是政治制度相同。现在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与前殖民国相同的政治制度。

本文总结出中非两国经贸合作的SWOT战略矩阵,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1中非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机会(O

威胁(T

中非战略规划衔接,文化交流的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

中非贸易摩擦,西方国家的误解,偏见以及国外市场的竞争。

优势

S

中非发展理念相一致,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优势互补。

优势机会(SO

优势威胁(ST

充分利用两国经贸合作上互补的优势,坚持共同的发展理念,加快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跨境电商。

建立贸易解决机制,加强两国领导之间的对话交流,坚持互利共赢,不添加任何政治条件,仍将两国的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

劣势(W

非洲发展落后,教育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国内投资环境差。

劣势机会(WO

劣势威胁(WT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水平,利用中非战略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

大力发展教育,降低文盲率,减少贫困人口,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增强政治互信,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

 

三、中非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

 

通过对中非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非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存在较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机会,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两国也出现了一些先天的劣势和后天的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两国经贸合作的优势、把握机遇、规避风险、迎接挑战,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利好下,进一步加大中非合作的力度、提高中非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中非两国需要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业化建设、经贸合作升级、人力资源开发、和平安全等方面统筹发力,实现中非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具体采取以下战略:

(一)推动经贸合作不断升级,助推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首先,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非两国通过加强政府间的对话、分享农业发展经验、转让农业技术,加大人员培训等措施促进非洲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中国已在非洲19个国家建立20个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向非洲37个国家和地区派出485次高级农业专家。中国将持续增加对非洲农业技术的援助,将中国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到非洲,缓解当地居民的温饱问题。其次,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对非洲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促进非洲的工业化发展,帮助非洲打造三大网建设,包括铁路网、公路网以及航空网络建设(徐泽来、郝睿,2015)。但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尚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工业化程度在世界上处于最低水平,而产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推动非洲实现工业化。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具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成熟的技术、高效的管理手段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工业化发展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将产能转移到非洲,不仅可以给当地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加快非洲实现工业化。同时国内的企业去非洲发展,使得传统制造业可以走出国门,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产品的加工并从中获利。

(二)拓宽对非投资领域,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几年来进入了以调整经济结构和消化过剩产能为主要目标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阶段,对外经济合作也从以往的商品输出时代资本输出时代转型升级。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服装、纺织、箱包以及小五金等传统制造业上,更加注重技术转移升级和金融合作升级,鼓励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去非洲设立分支机构,缓解非洲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张益,2012)。国内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在非洲开设新的研发基地,将先进的技术带到非洲国家,中方支持部分企业把中方知名品牌和优质产品带到非洲,也支持非洲国家在中国举办各类贸易活动;与非洲国家就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政策支撑、经验交流、人员培训等进行探讨,达成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建立经贸合作区上,中方将继续为非洲提供软硬件支持。并且对在非创办的经贸合作区提供最大程度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于佳欣,2018)。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人才流动方面来看,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年轻学者去非洲创业,这给非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如此,中国要加强对非洲当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训,通过设立一些职业教育中心和能力建设学院,为非洲培训职业技术人才。首先要加大对非洲高新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当地高新技术人才有利于对接中国在非企业对人力资本高质量的需求,减少用工成本,有助于中国企业实现长期目标。其次要加强与非洲减贫人口项目的合作,因为非洲人口基数大,减少贫困人口可以加大人才市场的规模,充分利用人口红利,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领域项目的援助和投资力度,提高民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中非合作奠定群众基础。总之,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重硬件轻软件的做法,重视铁路、公路、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未来更应该注重人员培训、技术转让、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做好后者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解决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紧缺的难题,推动中非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政府之间的协调配合,创造和平、安全的投资环境。

首先,合作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这就需要建立投资预警机制,规避不利因素的负向影响。其次,领导人应定期互访,建立高层对话机制,并且在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的协调上需要各个国家多个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中非两国可以就有关发展战略以及未来的合作前景进行经验交流。加大非洲执政党自身建设、政府的规划能力、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等,使双方之间的对话交流更加的顺畅。最后,增强政治互信。中国支持非洲是非洲人民的非洲,支持非洲国家自主解决国内冲突等问题,不干涉非洲内政。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向非洲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尊重非洲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非盟建设非洲常备军和反应部队来应对突发的危机。除此之外,中国也要加强警务与社安治理方面的合作,为中非合作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