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

您的位置是:首页>贸易与投资>服务贸易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留学服务贸易 发展的新动向、新问题

发表于:2018-05-22 17:20 作者:admin

张瑞冬 新疆大学

 

摘要:在全球化、“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我国高等教育留学服务贸易发展呈现新动向:来华留学人数快速增长,留学赤字得到缓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成新增长点,在华实习就业政策取得新突破。但是,仍面临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赤字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力弱,高层次人才归国率低等新问题。为此,亟需从完善留学教育服务政策体系,加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战略部署,提升留学教育服务质量等方面采取新举措,吸引高端人才归国发展和来华留学,不断推进我国留学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健康持续发展。

2016年8月,教育部提议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计划在未来5年内年均资助1万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接受高等留学教育。同时,中国正逐步实施高等教育“双一流”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扩大来华留学教育规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伴随“一带一路”和“双一流”教育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留学服务贸易将迎来新的机遇与面临新的挑战。为此,研究当前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态、新问题及应对举措,对抓住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教育资源优势,缩小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等教育留学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向

(一)来华留学教育人数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三大高等教育留学目的国

 全球国际留学人数增速放缓,而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成为全球国际留学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增长点。其中,来华接受留学教育服务贸易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高等教育留学目的国。依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八大留学目的国(美、英、中、澳、法、加、俄、德)接受高等教育国际留学生总人数达353.40万人,同比2016年增幅下降0.04%。其中,美国接受留学高等教育服务人数同比去年增幅下降3.7%,英国同比去年稍微上升0.3%;与之相反,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接受留学高等教育服务人数则出现持续增长,同比去年分别增加5.9%3.7%8.2%,而来华接受留学高等教育服务人数达45.6万人,同比去年增幅达11.4%

(二)出国留学教育人数增速放缓,中国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留学生源国

受留学目的国工作签证及移民政策收紧的影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速放缓,但出国留学人数仍占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源国。依据中信银行公布的《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十大留学生源国分别是中国、印度、德国、法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意大利、伊朗、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其中,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位居全球第一,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60.76万人,约占全球留学生人数的19.45%,同比增长4.09%,较2016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速下降8.02%。截止2017年底,中国仍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

(三)国际学校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提供新选择

在我国,通过就读国际学校增加获得世界名校的机会,成为众多家长对子女教育新的主要投资方式之一。目前,在中国约有近500所英语国际学校,是全球国际学校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和推广,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供给严重不足,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内的多元化教育方式应运而生。截止2017年底,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520多所高校与中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底,除近千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外,我国还拥有如宁波诺丁汉大学(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05年)、西交利物浦大学(2006年)、上海纽约大学(2012年)、昆山杜克大学(2013年)、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年)等若干所具有法人资格的本科中外办学机构代表性高校,且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创新,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也为更多的有留学计划的学生提供了新选择。

(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快速增长,成留学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项目的纵深推进,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来华留学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新增长点,这极大缓解了我国留学赤字和推进全球化发展,不仅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国际人才支撑,也为沿线国家语言文化交流传播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联结纽带和民心联通桥梁,有利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资料显示,2017年,除美国、日本以外,我国来华留学人数排名前10的国家均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平均增幅超过20%的国家有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等。其中,2017年,韩国来华留学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且增长最快,来华留学人数达71396人,约占中国全部国际留学生人数的17.84%。其次,泰国来华留学人数达24,692人,约占中国全部国际留学生人数的6.19%

(五)为鼓励和吸引外籍优秀青年人才,在华实习就业政策取得新的突破

为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在华实习就业创业工作,我国在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发达城市针对国际留学生实习就业和创新创业活动政策进行突破试点创新。20157月,为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城市建设,公安部围绕科创中心城市建设相关12项出入境政策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试点,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进行毕业实习和创新创业活动,制定给予办理2年内的私人事务居留许可证的人才支持政策。随着,该政策在广东、北京等省市的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5个省份。20171月,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教育部、外交部等有关部门放宽了高校外籍毕业生在华就业政策限制,针对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1年内的国内外高校外籍学生发放最长高达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就业许可证。来华留学实习就业政策的突破创新为我国吸引外籍优秀青年人才、推动国家创新创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高等教育留学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新问题

(一)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但留学服务贸易赤字依然严重

近年来,为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在实习就业政策进行突破创新,相互之间签订教育学位互认合作协议,极大吸引了外籍学生来华留学,使得来华留学教育数量呈两位数增长。2017年,来华接受高等教育留学生数量达45.6万,同比上年增长12.6%。但是,来华留学生人数远远低于出国留学生人数,留学赤字或逆差依然严峻。依据中信银行颁布的《2018出国留学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2017年,在华学习外国留学生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12.3万增加到2017年的45.6万,增长率达315%;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略有波动,从2005年的44.5万增加至2017年的131.5万,增长率达200%;在这期间,除个别年份稍微波动之外,大多数年份呈一直扩大趋势。2005-2017年,我国的留学赤字从2005年的32.8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93.58万人,留学赤字增长率达185%

(二)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省域分布不均衡,大多数集中在东部地区

2017年,来华接受高等教育留学生总人数持续增长突破45万,且大多数国际留学生选择东部省市高校学习,我国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呈省域分布不均衡状态。在我国,接受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前5的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总计接受来华留学生人数达235,034人,约占全部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55%,其中,北京80517人、上海63,348人、江苏34539人、浙江31293人、天津28,764人。另外,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办学项目数量看,2017年,我国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总数为7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为980个;其中,东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分别为60个和510个,分别占全国的73.76%50.81%;中西部地区中外本科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总和仅占全国的26.24%49.19%,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虽然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速度发展较快,但大部分来华留学生仍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区域不均衡现象明显。            

(三)生源地相对集中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留学教育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

受地缘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在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周边地缘关系密切的亚洲国家。2017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及“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对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来华留学生源国家或地区数量创历史新高,总数达218个,在来华留学生源国排名前15的国家之中,韩国、泰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来华留学生占全部留学生的67.52%。其次,是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从国际留学生市场占有率看,2017年,中国仍为全球第一大高等教育留学生源国,约占全球留学生的19.43%;而来华留学生人数仅约占全球留学生人数的9.58%,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或赤字,亟需加强我国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不断提高留学生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四)高层次学历教育及人才回流率较低,留学服务教育水平亟待提升

从学历层次看,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以追求本科学历以上教育为主,约占全部出国留学生的75%以上,其中,攻读本科学历约占32.73%,攻读硕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约占39.93%。与之相反,来华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虽然实现较快增长,但远低于出国留学接受学历教育人数比例。2017年,来华留学生追求学历教育人数为25万人,仅占全部留学生的49.5%,同比2016年增长5.3%。其中,来华接受硕博士学历教育人数达64549人,约占全部学历教育留学生人数的16.09%,同比2016年增加20.84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行计算方法,一国或地区的出国留学人数的归国人数与滞留在外的留学人数最佳黄金比例为2:1。从整体看,2017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约占八成以上,但离“2:1”的最佳黄金比例仍有较大差距,但归国人数大多数是在国外接受一年制硕士学位课程人才,拥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回流率仍较低,留学服务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三、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留学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举措

(一)完善留学教育服务政策体系,缩小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赤字

虽然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来华留学人数与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为改变或缩小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赤字,亟需进一步完善包括政府奖学金、社会医疗保障、就业创业、学位互认等政策支持体系。首先,在设立中国政府奖学金方面,应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宣传我国各类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奖学金应向中国周边和沿线国家留学生倾斜,吸引和继续巩固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扩大国际人才储备,创造更好地来华留学的社会环境。其次,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生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拓宽除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之外的其他自费来华留学生享受医疗服务保障比例,增强来华留学的内在动力。再次,继续放宽在华留学生实习创业就业制度,在全国复制和推广公安部制定给予办理外籍在校大学生2年内私人事务居留许可证的人才支持政策试点。最后,加强不同国家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签订学位互认合作协议,畅通来华留学学历认证渠道。

(二)加快推进教育服务贸易战略部署,平衡留学教育服务产业区域布局

 在我国,社会各界长期存在教育公共产品和社会公益属性的共识,对是否全面实施教育服务产业及贸易化存在争议,以致于目前我国仍缺乏教育服务贸易战略规划及部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产业化及竞争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将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门或新兴领域加以重点扶持和规划部署。为此,我国应在坚持国民系列教育公共产品属性之外,将境外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重要部分,更新教育服务理念,将其产业化、国际化推动发展。目前,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较好,来华留学生人数及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一半以上落户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市,而中西部地区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十分薄弱。国家应平衡留学教育服务产业区域布局,东部地区应发挥教育水平发达优势,继续做精做尖留学教育产业,中西部地区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教育丝绸之路”合作平台,挖掘地缘文化及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增强中西部留学教育服务水平与质量。

(三)提高留学教育服务水平与质量,增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提高留学教育服务水平与质量,是推动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高等教育以经历近百年的探索与发展,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与发达国家留学教育学科体系实力相比,我国高校仍然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而且差距仍较大。因此,我国继“985”、“211”工程之后,又实施“双一流”教育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没有一流的大学和学科,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留学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就弱小,也就难以吸引到全球优秀的青年人才来华留学。要提升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质量,增强我国留学教育产业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应落实“双一流”战略财政经费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扩大教育自主办学空间,打造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的留学品牌。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倡导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环境下,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术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与重点,制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把控好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

(四)优化国内留学社会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归国就业创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海外就业环境压力的增大,在海外留学生中有近八成以上选择回国发展,但拥有博士学历学位、高技能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比例较少。我国应从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优惠的政策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着手,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就业创业,共同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提供适宜的生存自然环境;其次,放宽回归就业创业学历、户籍、资金等服务门槛要求,为优秀归国留学人才在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户籍管理、岗位选择、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再次,针对海外留学生打造一款以海归就业、创业为特征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归国留学生提供便捷的国内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最后,针对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提供重点项目支持,建立海归创业园机制,吸引人才回流,增加“人才磁铁”的磁力效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