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论坛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坛>国际商务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经贸合作的基础与前景

发表于:2018-05-22 17:07 作者:admin

 杨文兰   陈迁影   内蒙古财经大学

 

  摘要:“一带一盟”对接促进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关系发展,但综合分析双边经贸发展的实际,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未来,双方应以“能矿资源”为重点、以“交通运输”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发挥文化教育合作的张力、激发跨境旅游的活力,共同促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跨越式发展。

欧亚经济联盟始于2010年1月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的建立,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总统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201511日三国成立欧亚经济联盟,次日亚美尼亚加入,同年812日吉尔吉斯坦加入。由此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国家、2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约1.8亿人口、GDP总额超过4.5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201558号,“一带一盟”对接,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发展的基础

(一)实质性结束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形成了中国与其经贸合作的制度框架。

“一带一路”倡议及“欧亚经济联盟”,其关注点均是经济合作与发展,“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切入点必然是从相关国家经贸发展与合作入手,因此,2016625日在“一带一盟”对接框架下双边经贸磋商全面展开,磋商的范围包括海关程序及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方面,其目的是进一步减少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的经贸发展的制度环境。2017年101日,历时1年多的磋商,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欧亚经济贸易委员尼基申娜在杭州签署了《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联合声明》,达成了一个包含10个章节的经贸合作文本,成为未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贸发展的制度框架。

(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丰富的能矿资源成为中国与其经贸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欧亚经济联盟能矿资源富聚,天然气、煤、石油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据欧亚经济委员会官网的统计信息显示,欧亚经济联盟天然气世界第二,占世界份额为19.3%;煤居第六位,占世界份额6.5%;石油居世界市场第一位,占世界份额14.5%;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占世界份额5%;生铁居世界第四位,占世界份额4.8%;钢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份额4.8%;化肥生产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份额的4.3%。近年来,各主要能源资源采掘量及产量逐年提高,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相比欧亚经济联盟各国,中国劳动力虽然丰富、技术先进、资金充足,但能源资源欠缺,是世界重要的能源资源进口大国。受地缘因素的影响,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国俄罗斯一直是中国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的来源国。伴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能源资源欠缺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问题,而“一带一盟”对接必将促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能矿资源贸易的发展。

(三)要素禀赋差异及产业结构互补性,成就了中国是欧亚经济联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地位。

中国在欧亚经济联盟各国中具有重要的贸易地位。目前,中国是俄罗斯、吉尔吉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白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为785.6亿美元,占欧亚经济联盟贸易总额的15.4%,仍保持联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在 “一带一盟”对接背景下,2017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经贸发展可圈可点。

第一,2017年中俄贸易额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双向增长的局面。究其原因,除了油价上涨及经济好转外,“一带一盟”对接的不断推进,为中俄贸易发展起到框架和方向性作用。第二,中国与亚美尼亚2017年全年完成4.36亿美元的贸易额,同比增长12.4%。第三,中哈贸易在连续3年下跌后,2017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双边贸易额为180亿美元,同比增长37.4%。第四,2017年中吉贸易额15.9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吉尔吉斯坦外贸总额的25.5%

(四)中国丰富的资本及产能国际化发展使其成为欧亚经济联盟重要的投资伙伴。

在“一带一盟”对接背景下,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投资逐步扩大。在欧亚经济联盟各国中,俄罗斯是中国投资最大的国家。以2016年为例,中国对俄投资流量12.9亿美元,投资存量为129.8亿美元。特别是2016年中国增购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股份,不仅使中国持有该公司的股份扩大到29.9%,而且也成为中国在海外全产业链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意义重大。未来,随着一些交通设施项目的落地,将引发中国对俄罗斯投资的井喷式的发展。哈萨克斯作为中国推进产能国际化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不断加大对其皮革、建材、食品、电力、能源行业等投资,使其成为联盟内仅次于俄罗斯的中国投资的第二大国,截至2016年底,中方对哈各类投资累计54.3亿美元,中国在哈国注册的中国企业有2673家,主要集中在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建筑、金融、租赁和商贸等领域。另外,随着“一带一盟”战略对接的项目逐步落实,将激发中国对白俄罗斯、吉尔吉斯坦和亚美尼亚投资潜力。

(五)落实项目与对接产业,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落实大项目是“一带一盟”战略对接的重要内容。根据欧亚经济委员会公布的信息,欧亚经济联盟制订了118个与丝绸之路对接的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第一,中俄间的项目合作主要包括莫斯科-喀山的高铁及莫斯科-北京的高铁建设;蓝色经济通道的构建以及基于双方产业互补基础上的相互嵌入的产业链的构建等。第二,中白间正在推进的是中白工业园区的建设,另外,因白俄罗斯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因此,未来在交通运输、物流园区、传统加工等方面也将成为中白合作的重点。第三,中国与吉尔吉斯坦合作主要是中国-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建设。第四,中哈间项目合作最具有成效,早在201412月中哈两国产能合作就达成了共识,2015831日,双方签署政府间《关于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建材、冶金、油气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电力、农产品加工等多方面深入合作,继续发挥在产能合作方面的示范作用。第五,目前中国与亚美尼亚的合作尚属于起步阶段,但亚美尼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欧亚交界处,在“一带一盟”对接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且其金属与非金属矿藏丰富,对中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未来不断加强与亚美尼亚的合作将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然选择。

二、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联盟参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联盟成员国虽同属欧亚大陆,但自然条件差距显著,联盟内既有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人口过亿的俄罗斯,也有国土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的亚美尼亚。受此影响,成员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以2016年为例,按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坦,分别为12862亿美元、1336.6亿美元、476.37亿美元、105.7亿美元、65.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761美元、7509.4美元,4958美元、3533美元、1134美元。从2016年经济GDP的增长速度来看,波动最大的是白俄罗斯,其降幅为12.8%,其次是俄罗斯,降幅为0.2%,其余三国均为正增长,分别是吉尔吉斯增长率为3.8%、哈萨克斯坦增长率为1%、亚美尼亚增长率为0.2%。联盟内成员国不仅经济体量差距显著,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国内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联盟内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较差,影响了中国与联盟成员国经贸稳定发展。

(二)联盟一体化程度较低。欧亚经济联盟始于2010年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其基本特征为同盟内贸易自由、同盟外实施统一的关税税率。2015年11日三国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联盟正式成立。但随着新国家的加入,原有的海关法不能适应现实需要,联盟成立后随即启动了新海关法的修订,历经两年,新的海关法已于201811日开始实施。其特点是运用数字化技术,简化通关过程,优化通关程序,实施电子报关及“单一窗口”报关等,降低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壁垒。但从海关法的内容来看,仅限于商品贸易在联盟内自由流动,依然属于关税同盟阶段,一体化程度较低。虽然预计到2025年前实现联盟内部的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大市场。但从关税同盟到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需要克服种种障碍,特别是资本、劳动力、服务等统一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更多的权利,这对于“年轻”的欧亚经济联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目前区域一体化组织典型代表--欧盟,从1968年的关税同盟阶段到1992年统一大市场的建立经历了24年。

(三)联盟主导国经贸外交摩擦不断。俄罗斯是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国,其经贸外交关系直接影响联盟整体与相关国家关系的基本走势。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而遭受了欧美各国的经济制裁,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陷入困境。虽然经济制裁促使俄罗斯国内采用进口替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俄罗斯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但近年来从俄罗斯经济发展结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在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后,俄罗斯2017年终于呈现出1.6%的经济增长率,普京也如俄罗斯多数人的所愿,以76.66%的得票率成功连任俄罗斯总统。当外界普遍对俄罗斯经济看好的关键时刻,俄罗斯却因“双面间谍”问题,深陷外交摩擦之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身是俄英两国的外交摩擦,却演变成23个国家集体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事件,表明了俄罗斯在国际关系中“尴尬”的处境。近年来的一系列的事件表明,凡是与俄罗斯产生双边摩擦的事件往往会演变成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摩擦,2014年的乌克兰是这样,当前英俄外交摩擦也如此。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也难以“独善其中”,其稳定发展也不免让人担心。

     (四)联盟外部竞争加剧。自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以来,联盟外各国掀起了与联盟建立自贸区的高潮,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并没有成为其首选国,而是越南成为与其建立自贸区的首先国家。欧亚经济联盟-越南自贸区已于201610月开始运营。随后蒙古国、韩国、印度尼西亚、智力等纷纷提出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2017年联盟签署了与伊朗的临时自贸区协议,且年底还启动了与印度自贸区的谈判。虽然中国已于201710月签署了实质性结束双方的经贸合作协议,但与自贸区建立还相差很远。从其现实发展来看,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自贸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却选择了不同的对象。目前,希望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的国家竞争环境已经形成,恐怕在未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将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联盟也会适时提高要价,形成了建立自贸区的制约,不利于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

三、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发展的前景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获得了联盟内各国的认可,其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及建立利益共同体、构建命运共同发展目标符合联盟各国的利益诉求。因此,在“一带一盟”对接及实质性结束经贸谈判的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贸发展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能矿领域、交通运输、现代农业、文化教育及跨境旅游合作等方面将成为未来双边经贸发展中最具前景行业。

(一)能矿资源将是双边经贸发展重点。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均为能矿资源富集国,中国是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进口大国。在欧亚经济联盟各国中,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是中国主要的能矿资源进口国,中国与两国的贸易额中约70%以上都与能源资源有关。2016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280亿美元,其中矿产品出口额为187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额的68.3%20171-9月份,俄罗斯对中国出口268.7亿美元,其中矿产品出口为189亿美元,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额72%。另据哈萨克斯坦统计委员会资料显示,2017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57.8亿美元,其中贱金属及制品23.8亿美元,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1.3%,矿产品出口20.8亿美元,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5.9%,两项合计共占77.2%。可以预计,在“一带一盟”对接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能矿资源贸易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交通运输将是双边经贸发展的基础。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重要基础和优先合作领域,是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发展、造福广大民众重要支撑。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均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其主导国俄罗斯东西跨度9000多公里,南北跨度4000多公里。其国际货物运输主要靠年久失修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去承担,“一带一盟”对接开启了中俄间交通运输的合作与发展。未来,中俄两国在交通运输业方面的合作不仅包括运输管道建设与完善、俄国内高铁的修建,还包括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及蓝色经济通道的构建,届时改变的将不仅是中俄间运输的方向,改变的将是中国整个经贸发展的运输空间。另外,中国-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建设将成为未来打通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设施联通的关键环节,也必将成为促进中国与欧亚经贸合作的基础与桥梁。

(三)农业合作将是双边最潜力的合作领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除了能矿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外,农业领域也呈现出极强的互补性。欧亚经济联盟各国2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居住着1.8亿人口,而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典型的特点是人多地少,由此也使中国成为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世界进口的大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互补性除了土地资源外,中国丰富的劳动力、种植与加工技术以及广阔的市场成为双边合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特别重视农业发展。目前,土豆产量世界第三,占世界份额为11.3%;小麦产量世界第三,占世界份额为10.5%;大豆产量世界第六,占世界份额为3.9%。未来,中国的资本、劳动力及技术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丰富土地相结合,建立我国海外的“绿色粮仓”,使农业合作成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

(四)文化教育是双边最具张力的合作领域。文化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基于此,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国家教育行动,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先后与46 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特别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国俄罗斯的合作已走在了各国的前列,比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已于20179月份开始招生。在“一带一盟”对接背景下,不断加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教育合作,对相关国家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对产业合作及经贸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跨境旅游将是双边最具活力的合作领域。跨境旅游能带来餐饮、购物、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具活力的行业,因此近年来跨境旅游已成为国家力推的一项跨国经济活动。中国拥有2.2万公里的边境线,与14个国家毗邻,拥有发展跨境旅游的自然基础与条件。其中与吉尔吉斯坦拥有1096公里的共同边界、与哈萨克斯坦边界线1782.75公里、与俄边界线全长4300公里。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拥有不同旅游资源,中国沙漠、草原、大兴安岭地区的茂密的森林等风景独特,俄罗斯远东幅员辽阔、贝加尔湖景色宜人。从历史渊源、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及世界影响力来看,中俄跨境旅游将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因此,开发富有创意的旅游项目,构建跨境旅游合作区示范区,并向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推广,将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一带一盟”对接消除了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奠定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发展的基础,实质性结束经贸合作谈判为双边经贸发展构建了制度框架,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与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成就了中国为欧亚经济联盟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未来,双方应以“能矿资源”为重点、以“交通运输”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发挥文化教育张力、激发跨境旅游的活力,共同促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跨越式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