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规则与标准化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规则与标准化

对标德国制造,浙江省全面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的提升策略

发表于:2017-05-21 16:54 作者:admin

朱培武    中国计量大学


  摘要:当前,浙江省制造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化发展道路,但是,相比较于德国等发达国家全员参与、立体融合的广泛标准化活动成就及其影响力而言,浙江省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德国制造”推行标准化的经验做法,围绕浙江省标准化体制、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理念,提出了全面推进制造业发展的提升策略。。


“德国制造”已成为质量和信誉保证的代名词,构成德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追溯历史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议会通过修改的《商标法》中,要求所有由德国出口到英国的产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此区别英国本土制造的优质产品。“德国制造”如何从一种被蔑称兑变为美誉,从最初的技术模仿发展到自主创新、质量领先呢?其秘密在于广泛标准化理念在全社会、全产业的应用推广与恪守,成为社会治理、技术创新中维护标准化信用、秩序的重要元素。

一、“德国制造”标准化元素特征

(一)整合社会市场制度标准化合力,奠定社会运行秩序

德国政府立足于公平竞争的视角将维护市场秩序视作政府的首要责任,为科技创新等引导社会正向发展的推动力构建制度保障,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市场运行制度。通过《反对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反对限制竞争法》等法律禁止大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中小企业的发展权益和平等竞争的市场地位,在顶层设计合理的市场规则,为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土壤。

德国在保障产品安全管理等方面树立“企业源头控制、政府终端监管”的理念,建立一整套“法律规则——技术标准——质量认证——司法监管”全封闭的管理制度,这是典型的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在社会系统管理中的综合运用,而非仅仅强调标准化活动的某个部分或环节。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企业将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细化为成千上万的技术标准,再由认证机构作为公正、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质量依据标准进行逐一审核;最后企业全部符合通过后获得相应的认证结果。这种闭环型标准化活动最大程度保证了大、中、小微型各类企业快速、有效地符合繁杂法律法规的要求,也便于消费者快速掌握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状况,维护市场交易信息的对等性和公平性。

(二)发掘技术创新发展标准化潜力,促进技术与标准化的协调发展

关注并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迅速调整战略方向,以标准化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始终是德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政府在大力支持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还致力于建设完善的全国性、综合性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提供急需的科技服务标准化项目。各类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在提供技术供需信息收集和咨询、技术咨询和服务、交易项目受理与评估、专利保护咨询等服务过程中,对产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协调功能,在技术优势成型的同时,标准也同步成型,从源头上抢占并获得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获得先发优势,从而形成对其他跟随者的逼围,增加其成本削弱其竞争优势。

“工业4.0”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保持“德国制造”的领先优势。“工业4.0”是一次由现代信息、软件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互作用的革命性转变,涉及产品设计到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执行及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德国在“工业4.0”实施建议的8个优化行动领域中,标准化列于首位,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化工作计划。可见,德国在工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深刻认识并不断实践着:标准化是推动工业创新的驱动力,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实现市场和供应商领先战略的手段。

(三)夯实行业技术组织标准化实力,抢占标准话语高点

德国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在提升产品质量管理、促进消费者识别“德国制造”等环节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德国标准化学会(DIN)为首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依据政府颁布的各项行业法规,将数十万条的行业法规转化为具体的业内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又成为认证机构质量认证和企业生产的依据,保证了法规要求在工业界的迅速实施,奠定了“德国制造”的技术美誉。

DIN代表国家对工业制造业标准的主动干预,以学会、协会、标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等形式,交织配合,相互补充,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强大的标准化工作系统[3],下设逾120个标准委员会和近3600个工作委员会。德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中所担任的技术委员会(TC/SC)秘书处数量达到150多个,位居世界前列。通过建立畅通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渠道,加之拥有稳固、实用、先进的标准,“标准国际化”成为巩固“德国制造”的利器。据统计,80%以上的DIN标准上升外扩为欧洲标准或ISO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在ISO中的贡献率已达到了19%,位居第一;2015年,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委员会(DKE)年报数据显示,德国主导制定的标准占当年IEC标准总量的40%[4]

(四)植入全体社会意识标准化活力,实现全民共创信任

“德国制造”的标准化基因不仅体现在工作之中,而且涵盖到生活的细节之中。德国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严格执行着各种广义的标准规则。从影响到社会利益的活动,比如对垃圾的自觉分类、居民区不能制造噪音的时间段、公共交通的守时、商店营业时间等,到个人家庭生活的有序性,室内衣物、餐具等都摆放井然有序,都显示德国公众具有强大的自我内载约束力和执行力。

广泛标准化意识反馈到消费者认知产品质量时也充分发挥着信任作用。比如德国著名的GS认证,其以德国产品安全法为依据,按照DIN标准及EN标准进行检测产品的安全符合性。虽然是属于非强制自愿性认证,但社会消费者对标有GS标志的产品设备更加信赖,使其在市场更有竞争力,反向推进德国制造商积极加入此项认证,形成德国标准化活动的内在封闭性,保障全体相关方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公平性。

二、浙江省制造业标准化发展成绩显著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特别是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对全省标准化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之后,浙江省标准化工作发展进入全新时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标准强省的战略,建立省部合作机制,标准化工作日益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省在各领域、各层次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化发展道路。

(一)发力标准制修订,抢占标准话语权

根据国家标准馆发布的“国家标准研制贡献指数”显示,无论从主导研制标准数量、参与研制标准数量,还是起草单位数量,浙江省已经稳居全国前五位。特别是相较于“十五”期间,“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国家标准贡献值数占比增长率达到114.54%,位居所有省级地区第三位。根据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国家标准信息整理统计,20152016年浙江省制修订国家标准(制造业领域,下同)取得明显增长。全省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从2015年的95项增长到2016年的134项,占同年发布国家标准的比例由4.92%提升到10.05%;参与制修订比例率由10.05%提升到26.60%

根据不完全统计,以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制定的国际标准已完成23项,占中国企业参与总数的1/8。以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将其在工业自动化现场总线关键技术转化为EPA国际标准,抢占工业自动化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使我国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强林之列,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为我国发展智能化信息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浙江制造标准,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基于响应“中国制造2025”、“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是浙江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举措,通过“先进标准、权威认证”为抓手,运用高水平技术标准引领产业发展,以整体性、综合性体现浙江制造业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根据“全国国体标准信息平台”显示,截止201710月底,发布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达到227,占总量的12.27%,居全国团体标准数量第一位,已成为全国标准化工作改革中“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典型。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与传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系统性的区别,其追求“精心设计、精良选材、精工制造、精诚服务”,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与标准化活动全生命周期有机结合,立足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标杆性标准,避免因过多不同层次企业共同“协商”致使标准水平下降。例如,“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数控动柱立式车床》涵盖了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控制、性能指标、检测方法和质量承诺等内容,机床几何精度、位置精度、工作精度平均提高15%以上,主轴温升值和噪声值等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三)实施产业采标率统计,推动主导产品国际化

2011年,浙江省首次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指标纳入《浙江省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浙江省实施主导产品采标率有别于国家标准制定采标率,后者仅仅反映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文本上的一致性比例,而针对主导产品实施采标率统计关键在于标准实施环节,确认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主导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水平。通过浙江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制造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合力制度创新,把过去由质监系统对采标数据的主观判定和统计,改为由统计部门依据《统计法》客观采集和统计。该指标直接反映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反映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大幅提高,由2011年的43.5%提高到2016年的66.1%

三、浙江制造业标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引导广度聚焦于前端型标准化活动,覆盖周期不完整

当前,省内各级标准化战略资金资助侧重于围绕对标准化研制过程的奖励和支持,即以各类标准发布文本中单位署名排名为准。自“十一五”期间以来,全省标准化战略资金对提升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研制形成了较强的推动力,提升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一批“垃圾标准”、“署名标准”,没有实质性地融入高技术要求,也不能对全省产业转型提供功能性技术支撑。全省针对标准化实施活动及其绩效的研究、评价及配套激励机制探索仍相对单薄,未能从标准化活动绩效产出角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活动与产业升级互融互促效应。

(二)组织服务强度聚焦于垄断型标准化活动,市场竞争力不突出

由于全球标准化划分格局、我国标准化发展国情等诸多客观元素,当前全省承担国际级标准化技术组织、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数量有限,又相对分散,而且可以预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这种局面。近年来,省内政府采购网有关“标准化研究和服务”采购项目出现多次流标或只能使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直接反映出全省标准化服务能力和相应组织数量的严重不足。省内具备开展或提供“标准研制——产业协调——质量认证”完整标准化服务能力的组织处于空白,各部分各环节服务能力分散于各自独立的科研院所、协会(学会)之中。同时,开展标准化活动的科研院所过度依赖于政府财政资金,能提供市场化业务规模与服务质量有限,标准化技术组织自我造血机能不强。

(三)地区主导力度聚焦于追赶型标准化活动,发展能力不平衡

我国《标准化法》确立多个“鼓励性条款”,如“国家鼓励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本意是为企业发展留有较为宽松的环境,但以杭州市企业声明标准状况分析,截止2016年年底,企业以“企业标准”类型声明的比例数量高达89.34%。而对公开的企业标准作进一步分析,将之于对应的推荐性标准相比较,以减少指标数量、降低技术要求等方式发布企业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主要路径。从标准化理论角度分析可见,杭州等地区的企业从主导标准研制到后期执行标准仍处于追赶阶段。此外,以20152016年全省制修订国家标准数据统计显示,杭州市为主制修订、参与制修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占全省总量的58.84%27.79%;部分地区年度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数量处于个位数,充分体现出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四)公众参与深度聚焦于浅层型标准化活动,整体意识不浓厚

从公众参与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垃圾分类等活动反映出其对问题的认知较为明确,具有判断可能出现不良结果的能力,但往往又不自觉地成为“事故”的制造者。笔者在杭州开展的调查显示公众标准化意识仍相对薄弱,既有规则在社会治理等领域未能充分发挥协调与润滑作用。同时,公众对标准化知识缺乏主动渴望和学习意识,标准化尚未成为普遍的生活准则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食品卫生安全”等关系公众切身利益不良事件的频发,加之不规范的网络快速扩散加重动摇了公众对标准化活动的信任,对整体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破坏良好反馈机制的成型与运行。

四、全面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的提升策略

浙江省应积极围绕国家标准化重大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以建设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主线,充分吸收借鉴德国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标准化体系中积累的经验,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

(一)构建标准化体制与经济市场化的深度融合

浙江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着眼于组织化强度,重点在于增强标准化组织整合力。。充分借鉴德国标准化学会的运行机制和实践经验,整合全省标准化技术机构资源,充分吸收省内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专家资源,建立省级统一的“标准——认证——质量”一体化的标准化工作系统,打造具有市场化综合竞争力的标准化技术平台。根据浙江省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需求,逐步增强一批、淘汰一批省级标准化技术组织资源,构建“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家——消费者(具有专业背景)”共同参与标准化技术活动圈,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实用型标准,实现标准的有效供给。应避免发展团体标准过程中出现的混乱状态,造成社会公众对标准化技术权威性认可度降低等不良影响。

(二)推进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全球化的高效整合

浙江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国际化视野,重点在于推动标准化活动“走出去”。需通过财政支持、科研项目等方式重点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专家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去,将浙江省优势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加强“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外文版的发布工作,争取到2020年“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中文版、外文版同步同期发布,实现标准资源开放对接高度国际化。继续推行规上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统计工作,推动先进标准在全省各行业的贯彻执行促进技术创新与革新。不断强化标准化活动的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与国外知名标准化研究机构的合作机制,吸取转化国外经验,积极争取承担新兴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单位,进一步打通标准国际化上升的组织渠道。

(三)加快科研创新成果与技术标准的快速聚合

浙江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创新性速度,重点在于增强技术标准的科技含量。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参与科技计划中技术标准研制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强化科技资源对重要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持,在制造业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和实施过程中对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指标、参数等进行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增强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省内高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研制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指南与通用路径,为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培育能适用于制造业创新发展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业,孵化出嵌入产业核心技术的技术标准战略咨询、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模式,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技术标准的需求。

(四)注重标准化理念与人才教育培养的有机结合

浙江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全民化氛围,重点在于构建各层次标准化人才体系。首先激发现有标准化从业人员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建立与“浙江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标准化知识和技能培育渠道,成为全省标准化战略实施的主力军,重点培育一批有能力的、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一流标准化人才。吸收国外高等教育融合标准化课程的教育经验,在省内选取一批高校在其理工类、经管类课程体系中增设标准化知识课程模块,并与本专业知识及能力相糅合,使其成为全省标准化战略实施的储备军。在全省中小学社会、思想道德等课程中试点增设标准化科普类知识,推进标准化意识与学生心智成长的融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