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您的位置是:首页>外贸进出口业务>案例分析

中国紧固件反倾销在WTO胜诉欧盟第一案的案例分析

发表于:2017-05-21 16:34 作者:admin

晓云  许昌学院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紧固件制造大国,2007年之前欧盟是我国紧固件主要出口市场。然而,由于我国紧固件行业在低端市场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导致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2007119日,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中方提出应诉,并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2016118日,世贸组织最终裁定中国胜诉,时间跨度长达十年。2016227日,欧盟正式取消对原产于中国钢铁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应对反倾销在WTO胜诉欧盟第一案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相关对策,为我国紧固件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供借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钢紧固件生产国,欧盟是我国紧固件主要出口市场,约占中国出口总量的1/3200711月,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金额7.6亿美元。并于20091月裁定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征收85%的高额反倾销税,20097月,针对欧盟的歧视性反倾销调查,中国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20161月世界贸易组织最终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世贸规则,中欧紧固件争端中方胜诉。从2007年欧委会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到世贸组织最终裁定中国胜诉,时间跨度长达十年。此案成为中国在WTO胜诉欧盟第一案。本文首先简述了本案例的概况,然后对我国在该案例中胜诉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启示,供我国出口企业在未来的贸易摩擦应对中加以借鉴。

 

一、案例介绍

2007年119日,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金额7.6亿美元。2009131日,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做出肯定性终裁,征收高达85%的正式反倾销税。本案共涉及1700多家紧固件生产和贸易企业,欧盟反倾销措施给中国紧固件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对于欧盟的不公正待遇,中国紧固件企业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政府部门维护紧固件产业的合法权益。

2009年731日,中国政府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向欧盟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2009914日,中欧磋商失败。20091012日,根据WTO规则,中国请求WTO争端解决机构立案审理。2010123日,WTO专家组裁定欧盟对我国紧固件行业不公正的反倾销措施违反WTO规则。

2011年3月,中国和欧盟分别提出上诉。2011715日,世贸组织专家组再次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反倾销措施违反WTO规则。经过中欧双方商定,欧盟于20121012日前执行DS397裁决。201236日,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反倾销措施启动复审调查程序。201296日,欧盟新修订的《反倾销基本条例》第9.5条正式生效,适用于所有的反倾销调查。20121010日,欧盟公布对中国紧固件企业调整后的反倾销税,税率为22.9%-74.1%。对中国紧固件企业调整后的反倾销税只是稍微的下降,依然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对欧盟的产品出口。

2013年1030日,针对欧盟20123月对中国紧固件行业提起的反倾销复审措施,我国政府上诉至WTO争端解决机构,要求启动争端解决执行程序。201587日,世贸组织最终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行业反倾销复审措施违反WTO规则。20159月,中国和欧盟再次分别提出上诉。2016118日,世贸组织发布最终公告,第四次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违反WTO规则。2016227日,根据世贸争端解决机构的最终裁决,欧盟发布公告正式取消对中国紧固件行业的反倾销措施。

 

二、案例分析

(一)提前预警,企业积极应诉

    2007年11月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之前,中国机电商会已经得知该案可能申诉的信息,20067月迅速召集企业共同商议,进行反倾销预警。因为提前预警,企业有较充分的时间积极准备反倾销应诉材料。机电商会在得知欧盟即将正式提起反倾销调查立案的确切消息后,200710月立即召开反倾销应诉会议,一方面向企业传达案件整体情况,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了解法律程序,鼓励紧固件企业团结一致,积极应诉。因为预警及时,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正式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后,企业积极参与应诉,提交市场经济地位问卷的企业就有120家。200911月,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100多家紧固件企业积极参加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诉讼。

(二)商协会直接深度介入,企业充分举证和有力抗辩

在紧固件应诉企业填写市场经济地位问卷过程中,机电商会不仅指导应诉企业填写问卷,而且还向企业提供问卷调查所需的信息资料。对出口规模小,抽样低的部分企业提交的应诉材料进行专门指导。200711月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后,紧固件协会成立了“无损害抗辩工作小组”, 代表行业进行无损害抗辩,抗辩工作组于2008年四次到欧盟开展游说抗辩工作。机电商会和紧固件协会还代表行业聘请比利时VBB律师事务所,组织企业进行行业无损害抗辩,参加对抗性听证会,充分表达企业抗辩意见,与行业企业积极商讨抗辩策略,和政府部门、律师及行业企业及时沟通,通报抗辩最新进展情况,对进一步的抗辩方向进行指导。在准备抗辩证据材料过程中,为了搜集印度紧固件产品报价的证据材料,中国企业专门到印度进行实地调查,搜集相关企业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等资料,购买印度的紧固件产品,并且对产品进行了钢材成分检测。调查结果表明,印度紧固件产品主要使用的是价格较高的进口钢铁材料,和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相比,印度企业的生产效率要低10%-20%,印度部分企业用电主要采用柴油发电,上述几种原因造成印度紧固件成本偏高。

(三)发现法律漏洞,协助政府部门诉诸WTO

由于WTO反倾销法对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规定的模糊性,造成反倾销调查被许多国家滥用。《欧盟反倾销基本法》第9.5条关于单独税率的适用原则的规定,对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企业,能否获得单独税率,还需要被调查企业必须符合该条中“单独待遇测试”要件,才能给予“单独税率”待遇。WTO《反倾销协定》中规定,调查机关有义务给每个被调查企业确定单独的倾销幅度。《欧盟反倾销基本法》中关于“单独税率”的规定违背了WTO《反倾销协定》第6.10条和第9.2条等规定。本案中,欧盟在对中国紧固件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中,以信息保密为由,拒绝提供替代国企业的任何数据,调查过程和裁决都严重缺乏透明性和公正性。为了维护中国紧固件企业的正当权益和改变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不合理的做法,200910月,中国政府在WTO争端解决机构立案,2013年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执行程序。本案诉讼中,中国针对欧盟在选择替代国方面的暗箱操作的歧视性行为,研究发现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中存在的法律漏洞,为中国政府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诉讼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四)利用反倾销措施反击

2007年11月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我国商务部于200812月对欧盟进口的紧固件进行反倾销调查反击。20091月,欧盟对产自中国紧固件产品征收85%的反倾销税,高额的反倾销附加税迫使很多中国中小企业退出欧盟市场,出口依赖较大的企业,纷纷倒闭。面对欧盟对我国紧固件行业的不公正裁决,紧固件企业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利用反倾销措施进行反击,以保护紧固件行业的正当权益。200912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初裁决定,对被调查欧盟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2010 6 28 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紧固件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征收6.1%-26.0%的反倾销税,自2010629日起实施期限为5年。20154月,国内碳钢紧固件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请求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紧固件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20166月,商务部公告自2016629日起,对从欧盟进口的紧固件产品继续征收6.1%-26.0%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本案中,虽然对欧盟产品的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未能阻止欧盟反倾销调查的滥用,但也起到了一定威慑效果。在我国对欧盟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后,部分欧盟紧固件企业纷纷选择到中国投资,嘉兴和海盐都吸引到了欧盟高端紧固件企业。

(五)公关游说,舆论宣传

中国机电商会在代表行业准备法律抗辩过程中,通过欧盟的法律事务所走访相关成员国,开展游说工作;同时在参加听证会期间,积极同欧盟紧固件协会进行沟通,并对联合应诉深入讨论;还充分发动出口商调动欧盟进口商的力量,争取欧盟进口商的协助。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会长冯金尧,曾多次前往欧盟走访相关成员国,代表中国行业组织与当地企业和行业组织深入接触,阐明观点。机电商会和紧固件协会都通过多种方式争取欧盟的支持者,积极发动欧盟支持者向政府部门做工作。与此同时,机电商会联合紧固件协会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外知名媒体参会,发表行业意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舆论力量影响案件发展。上述公关游说和媒体宣传工作都对案件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启示

(一)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创新能力

紧固件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主要出口劳动和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的替代性较强。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离开欧盟市场七年后,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成本也不断攀升,靠低价与国外企业竞争已不可能。中国企业如果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必然被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取代。紧固件行业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不重视研发投入,企业员工学历层次偏低,多数员工为初高中毕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不到5%。企业规模偏小和高层次人才缺乏导致紧固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严重限制了行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紧固件企业间应加强联合,走集团化道路,重点解决紧固件行业小、散的劣势问题。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和推动紧固件企业快速转型升级。

(二)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紧固件行业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2009年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终裁征收85%的反倾销税,导致中国紧固件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市场份额从26%下降到0.5%,给我国的紧固件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只顾眼前利益的低价竞争很容易招致国外的反倾销,最终换来的是企业的亏损、倒闭,严重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国际市场中低价竞争策略是阻碍中国紧固件产业发展的一颗毒瘤。紧固件企业间应普遍达成共识,加强企业自律,反对无序低价恶性竞争。紧固件行业需要出台行业产品基准价,企业产品定价必须参考基准价,相同产品均不能低于基准价,一旦发现企业违规,必遭严惩。紧固件协会可以通过海关、机电商会等机构搜集数据,要求企业定期向协会汇报国际贸易的情况,协会把握紧固件出口整体走势,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发展,认真做好分析预测,为行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同时对出口市场秩序加强监管,一旦发现企业严重违规行为,采取措施严厉打击。

(三)做好国际市场调查,制定有效的国际营销战略

中欧紧固件案件表明中国紧固件行业企业出口依赖较高,以前出口市场过度集中欧盟、美国等,出口过程中低价竞争策略很容易招致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紧固件行业企业不仅需要苦练内功,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更应做好国际市场调查,确定、评估和比较潜在的国际商业机会及新的目标市场选择。紧固件行业企业出口依赖大,但紧固件产品出口和进口的价格差异非常大。根据标准件进出口价格,中国紧固件产品进口价格约是出口价格的9倍,这说明我国紧固件行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偏低,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我国每年都会从日本、德国、韩国等进口大量的紧固件高端产品,国内对高端产品具有较大需求,所以面对发达国家的频繁反倾销,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紧固件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高端紧固件的研发和生产,做好品牌建设。紧固件企业可以采取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相结合的营销策略,逐渐降低出口比重, 增加国内市场;紧固件行业企业需要错位发展,部分企业针对德国、丹麦、芬兰等高端市场;还可以在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如印度、越南等进行直接投资,生产紧固件产品“曲线输欧”;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印尼、加拿大、挪威、埃及等新兴市场,做到国际市场多元化,从而规避市场过于集中容易招致反倾销的风险。

(四)要敢于和善于运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权益

在紧固件案这场历经10年的马拉松式的诉讼过程中,中国坚持在WTO框架下解决争端问题,这是中国入世以来首次对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裁决向WTO提起的执行之诉,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对我国政府部门、商协会和企业来说,都非常具有挑战性,但为了维护公平贸易,整个团队必须持续出击。从2009年中国向WTO提起争端解决诉讼,历经7年,4次裁决,中国走完了WTO争端案件的诉讼和执行的全部程序,这充分表现出了我国政府利用世贸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坚定维护产业利益的坚定决心。紧固件案件表明,面对国外不合理的反倾销调查,应充分利用国外司法诉讼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中国出口企业想要更好参与全球贸易,必须要深入掌握和运用国际法和世贸规则,对国际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应有全面的认识。同时,政府部门、商协会和企业的四体联动,发挥强大聚合效应,是本案获胜的坚实保障。国际贸易争端诉讼,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细致全面的举证更需要企业、协会、商会、律师事务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离不开畅通的信息沟通和有效的协作机制,积极配合应对,才能争取最终的胜诉。

(五)发起多边反倾销调查,提高反倾销抑制效果

2016年,中国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对别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远远低于其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本案例中国对欧盟紧固件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也未能阻止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滥用,究其原因之一是我国对国外发起的反倾销反击没有起到明显效果,震慑力不够。如果中国不能很好地使用反倾销手段反击和抑制国外对华的反倾销,很可能会导致国外对华反倾销进一步扩大,非常不利于国内行业的保护。在某些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条件下,中国应当加深研究反倾销的游戏规则,提高使用效果,遏制反倾销措施滥用。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反倾销的经验,在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时候,不只针对某个国家的涉案产品进行立案调查,而是对多个国家的相同或相似的涉案产品都同时进行反倾销调查,这种做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消减反倾销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国在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时候,不应只限于对某个国家发起双边的反倾销报复,还应采取对多国同时发起多边反倾销调查,提高我国反倾销报复的实际效果。

(六)建立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民间游说机构

中欧紧固件贸易争端应诉过程中,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冯金尧会长到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与欧盟紧固件的同行交流中发现,欧盟紧固件行业企业对中国缺乏了解。他认为应该建立中欧间的交流机制,解决彼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成立民间游说机构的主要职责在于熟悉伙伴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行业磋商和游说,减少贸易摩擦冲突,为贸易合作营造透明、公平的良好环境。在主要贸易伙伴国设立民间游说机构,能够更好地化解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推动行业交流和合作,成立专业游说机构,对行业协会、议员、驻华使馆等积极沟通,加强民间有效的经贸游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