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您的位置是:首页>外贸进出口业务>案例分析

国外典型港口物流的成功发展模式与启示

发表于:2017-05-20 16:16 作者:admin

陈刚   兰州财经大学


  摘要:当前,国际先进的物流港口主体利用自身区位及资源优势,借助高科技手段,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形成一套成功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该类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港口物流业发展新趋势。相较而言,我国港口物流虽有一定规模,但同国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功模式,然后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几点启示。


所谓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为了强化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利用自身资源、区位优势,并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完备的硬件设施,发展具有涵盖港口物流关联产业的综合服务的一种活动。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港口物流的功能在不断增加。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港口物流的贸易活动也在不断增加。据国际海事信息网资料显示,全球大宗海运和集装箱业务,其中19%20%的运输工作在中国进行,而60%-70%的新增大宗海运也运往中国。据中国水运网资料显示,我国大型港口20161月至10月间, 货物吞吐量为98.1亿吨,同比增长2.7%,其中内贸吞吐量和外贸吞吐量增长率分别为2.2%3.8%;而集装箱业务完成18068万标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7%。然而,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下,我国港口物流区域性竞争形势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港口物流的外贸货物吞吐量的增长。相较而言,国外有许多典型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如“鹿特丹港模式”、“新加坡港模式”、“安特卫普港模式”等,分析这些成功模式,对于优化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一、国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的经验分析

(一) “鹿特丹港”式航运中心模式

航运中心的形成,是以港口城市布局稠密的航线、良好的深水航道,以及完善的硬件设备为基础。鹿特丹港便是在政府统一协作基础上,以经济、信息、贸易、物流往来为中心,不断发展的典型航运中心模式。鹿特丹港位于北海和莱茵河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最佳的通达性,且和欧洲其他地区之间有着多种选择的连通方式。在此模式运作过程中,鹿特丹政府——港口管理局负责港口物流贸易信息的管理和决策,由管理局统一进行鹿特丹港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并在政府调度基础上,实现各企业的自主经营。港口物流作为荷兰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其生产总值已超越了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其中,鹿特丹港散布的600多条航线,协助其通往全球1000多个港口。通过其高效率及专业化的运作,可自由进入3.5亿消费潜力的欧洲腹部经济区。经由鹿特丹港,货物商家可将其中75%-80%货物经销与欧盟其他地区,而其中20%-25%则供于荷兰本国进行消费。据世界经济论坛显示,2016年世界最优港口基础设施排名中,荷兰鹿特丹港位居第1,且连续5年来获得这一荣耀。广阔的铁路、内河、公路、近洋和管道网络,高效的海关现场办公服务,都为鹿特丹成为欧洲航运中心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使其成为了世界上贸易类型最快捷、可靠和高效的航运中心。

(二)“安特卫普港”式港口区域物流模式

港口区域物流,是一种通过港口发展逐渐向周边腹地区域辐射的区域物流经济模式。安特卫普港即是一种典型的区域物流模式,该港口借助了完备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与周边经济区进行货物交易与经济辐射。而促进了邻近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安特卫普港与当地市场保持紧密联系基础上,和邻近地区进行多方投资、共同经营管理一个港口物流中心,进而不断为港口往来货主提供稳定的货物来源。因此,安特卫普港与欧洲其他100多国家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通过与欧洲内陆的连接,发展多式联运,为港口货物流通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在此基础上安特卫普港的300多条班轮航线,连接世界各地800多港口,进而形成了公、铁、水联运的“港口-腹地式”区域物流交通网络。截止201612月,安特卫普港完成的区域物流货物吞吐量突出,较去年同期增长3.3%,处理集装箱吞吐量750TEU,同比增长4.0%,进一步扩大其在欧洲地区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带动了邻近腹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新加坡港”式区港联动模式

港口物流发展中的区港联动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物流运营模式,由新加坡港得以首创并进行发展。区港联动是港口和航运物流企业进行共同投资合作,建成的联合物流中心,由联动中的港口和航运物流企业进行共同管理和业务完善。新加坡港是在该国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上,进行自由港建设,进而明确了航运物流企业的具体分工,由其负责各自业务活动。因此在物流运作和管理上,新加坡港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和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显示,2016328日,中远太平洋与PSA通过下属合资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内容关于共同投资,设立新加坡大型集装箱码头。根据协议,中远—新港码头有限公司将目前在新加坡帕西班让港区经营的两个旧泊位,置换成该港区三四期项目的3-4个新泊位。新泊位不仅能够保证1.8-2TEU型船靠泊,并将实现全自动化运行。此次置换完成后,中远海运集团在新加坡经营的码头装卸能力将明显增加,承担枢纽港作用的能力将有所增强。预计新的4个泊位共计有400TEU的年装卸能力。而且,据中国港口网资料显示,新加坡港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进出,年均处理全球集装箱沌口总量的25%,一辆集卡在新加坡港的通关时间仅需25秒。高效率现代化的过关处理方式,都为新加坡港成为世界性大港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以“纽约新泽西港”为典型的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

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是以港口运营企业为主要投资主体,在不同区域环境下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的物流系统。港口企业利用丰富管理经验及雄厚资金实力,与各区域港口之间建立物流联系,从而开展关联的物流活动形成一定规模的港口群。其中,纽约新泽西港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性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该港口主要是以资金雄厚的货船投资商进行运营,通过与各地不断经营贸易活动,组成了新型港口物流网状格局,因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据国际海事信息网资料报道,20161-11月,纽约新泽西港通过布局全球各地港口物流格式,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2.38TEU。其中,处理重箱418.25TEU;空箱154.13TEU,同比减少5.3%。据纽约新泽西州港务局的数据显示,201611月份进口载货集装箱同比增加9.1%271755标箱,出口空箱同比上升4.6%139002标箱。

二、当前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

通常,港口物流设施包括码头、泊位、港口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装卸设施、港口仓库等经营性设施,以及港口设备等设施。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这些配套设施建设相对不足。据美国交通部和我国统计局数据对比分析,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铁路、公路、深水泊位几项重要衡量指标中,中国建设比例仅分别占美国的33%27.5%16.4%。另据国际海事信息网显示,至2016年底深圳港拥有500吨级以上的各类泊位172个,万吨级以上69个,其中集装箱专用泊位仅44个。而作为同等地位的世界级大港新加坡港光集装箱泊位便有近60个,并且专门设立丹戎巴葛码头进行集装箱作业的操作,其中6个泊位可进行6艘“第三代”集装箱船舶的同时作业。而且在我国大多港口城市,其腹部经济地区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水路交通设施建设水平仅为2%,远低于国际比例的10%-30%。可见,在我国港口建设中,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水运航道建设、物流运输设备等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港口物流的持续发展。

(二)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水平不高

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整合港口物流信息资源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物流配套,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港口物流信息技术有了一定发展规模,但与国外典型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比较,还存在较大差异。以鹿特丹港为例,该港EDI技术的全面应用,其无人操纵的自动化系统使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进而实现了营收稳步增长。据中国港口网显示,2016年鹿特丹港收益利润较2015年的6.75亿欧元增加了5%,成为了欧洲最大且效率最高的港口。相对而言,我国港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备,提供实时跟踪信息能力不足,导致港口物流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交流,港口物流的经济效益难以提升。以深圳港为例,据中国港口网资料显示,2016年深圳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约2.14亿吨,同比下降1.3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80亿吨,同比下降1.78%;集装箱吞吐量2397.93万标准箱,同比下降0.95%

(三)港口物流网络布局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港口布局多数散乱,在其建设发展中,不仅难以融合现代信息化城市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物流产业发展规律。从发展的前景看,尚有许多潜在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据齐鲁网显示,2016年山东省东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383万吨,大约为深圳港的1/5,已建成和在建的码头泊位有46个,其中仅有11个码头和16个泊位实现对外开放。而东营港去腹地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港区建设分布已不能充分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造成的外轮压港问题多次出现,进口企业生产及其效益都受到了较大影响。随着东营多家地炼企业获得原油进口配额,东营港46个泊位中,仅有中海油拥有全港最大25万吨级泊位,港口一直处于全负荷运转工作状态。据国际海事信息网报道,2016年东营港造成压港轮船一度多达100艘,10万吨级以上的大油轮无法直接停泊,需要在青岛港、大连港等地通过5万吨级以下的小邮轮进行转运。可见,我国大多港口布局网络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导致枢纽港体系还未确立,使得现今我国港口现代物流中心地位还未得到真正形成。

(四)欠缺具有多元化功能的港口物流服务中心

随着世界范围内第三代港口的兴起,港口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已成为现代港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港口之间所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的焦点在于,港口是否能提供更为便利、快捷、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全方位物流服务。据新闻媒体报道,截止2016年第三季度,鹿特丹港登记在册的国际贸易企业大约有3500家,并形成了一条集船舶维修、机械化工、石油货运、食品生产等在内的临海工业经济集聚区。在此基础上,鹿特丹港还拥有大型物流产业园和近路码头可供货主进行货物的拆卸、运输、存储、送检以及集装业务的维修等事项。于此同时,港内还设有娱乐休闲、运动健身等场所,为来往货主及客户提供细心周到的舒适服务。而我国大多港口地区并未能很好地利用其口岸优势,开展多元化功能的综合服务区,还缺乏辐射能力。以珠海港为例,截至2016年底,珠海港仅设有一座汇通综合物流园,更多的是一些功能单一、分布散乱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很难进行更加专业而多元化功能的大宗航运服务能力。而且珠海港连接的广大腹部经济地区,因其有限的港口物流服务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三、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我国的启示

(一)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发展 

目前,港口物流应突破单一装卸货物的简单功能,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发展。港口物流园区应充分借助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各类先进的物流仓储技术、自动化装卸设备,将物流产品输送到港口,形成综合功能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有利于将货物中转到国内外的其它区域,通过现代化的运输主线,汇聚仓储、包装、运输、信息服务的港口物流服务中心,或与其相关联的物流园区,使之成为层次更高、服务更优的物流网络节点。如此,不仅满足了顾客个性化需求,也可以延长服务链,增加货物在港口中转过程中的价值,提升港口物流功能。
(二)构建多元化功能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将电子商务平台深度融入现代港口物流行业,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使用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具有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特征的辅助决策体系。物流企业可通过利用电子订货系统、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等信息技术,为货运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平台,不断促进港口物流系统更加完善与便利。综合港口物流企业、专业运输公司、电商交易双方、金融机构等中介组织,建立大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化平台,最大限度解决港口物流企业同其他组织的业务接口、金融认证体系、网络安全等问题,实现安全运营效果。应利用EDIINTERNET 等信息技术,尽快构建统一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标准,使港口具备物流信息港的功能,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物流服务。
(三)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运营方式

加强港城、港区之间的物流网络的合理规划设计与建设,科学布局港口物流业态,实施高效的多式联运工程。例如,通过完善当地基础交通运输网络,实现铁路与公路、公路与水路、空陆联运、海陆联运等体系。合理规划多式联运枢纽,建设集约高效的多式联运中心枢纽站点。坚持价格市场化取向,合理协调铁路,公路和水路三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开放多式联运的港口物流经营资质,如推广无车承运人,让更多的物流服务企业参与;开放铁路运力,鼓励社会上符合标准的设备在铁路运行,为港口物流业务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四)实行港口物流联盟形式

全球航运市场的物流企业开始逐步联合,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发展力的必然趋势。因而,港口物流企业之间也应形成一种合作模式,即建立港口物流企业联盟,该联盟符合市场发展形势。为了共同参与国际港口物流贸易竞争中,港口物流企业应以多种形式如园区共建、投资合作、业务拓展等,形成标准相对一致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行业规则的联盟合作群体。为此,由港口物流企业合作形成的联盟,能够共同开展港口物流产业的合作,扭转港区环境、资源的劣势,形成更加开放的战略性节点城市。例如,广西省北部湾可与湛江港口的物流企业加强合作,深化与南方地区的港口对接;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福建核心区与汕头合作,做强港口物流合作试验区。如此,对外可形成强有力的联盟形式,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五)规划并建设完善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
    政府应整体进行港口物流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继续加大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利用港口所具有的资源、区位优势,合理规划与建设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促使各地区港口之间形成错位竞争,实现有序竞争的港口物流市场环境,以及最大化的整体效益。设立航运服务、金融保险、港口通关、船舶中介等多元化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实现政府有序的管理服务、港航企业联运与集聚运营活动。通过完善这类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的促进港口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加快当地物流企业与港城关联企业通力合作,进一步形成具有高效率的港口物流服务网络,为发展现代化的港口物流产业提供更为完善的设施基础。

(六)充分发挥港口第三方物流优势
    港口应顺应市场发展需求,港口物流企业应顺应市场发展形势,建立相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分发挥该主体的优势作用。其中,港口物流服务主要包含货物集散、贸易、运输、信息服务等功能,港城物流企业可通过围绕自身输送的主要货物,组建一支可提供给国内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借助这类专业定制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多发展机遇。考虑到物流运输工具的多样化,港口物流企业还可通过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方案,实现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功能,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