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坛>专稿

贸易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表于:2020-08-27 11:41 作者:admin

■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围绕贸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搞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在哪里?其次是如何看贸易高质量发展,它的路径是什么?再次是在新形势下最原本的问题,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最后是在现在的体量下,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规则的环境。

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年, 这 70 年确实是中国的对外贸易走过了发达经济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道路,这样的成绩毋庸置疑。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贸易第一大国的体量下,我们看贸易发展的环境有哪些变化。这对于我们理解未来增长的空间在哪里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内部的环境,先不讨论。我想讨论非常重要的就是外部。外部环境,过去特别是 2000 年之后,中国的外贸快速增长伴随着一个比较大的背景就是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但这几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后, 学界的共识,确实是贸易的增速, 表面上看,国际贸易的增速也在放缓,危机以来,2008 年到 2017 年全球贸易的增速只有 3%,在危机前十年是 6.7%,这个下滑的幅度很大。这只是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全球战略的盘 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盘整呢?感 觉至少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就是产业分工的因素。其实大家都知道,上一轮全球战略的扩张跟很多产业的细分是非常有关系的。很多产业的环节,分解到各个国家,使这种生产成为可能。在国际贸易领域产业内分工到产品内 分工的变化。

事实上分工有没有这样的边界是值得研究的。比如说汽车行业,现在分布在十几个国家,分布在几十个环节。比如说手机产业, 这样相关的产业,能够在全球分布的空间是不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它的细分无法再去提高效率?对于全球战略有没有这样的一个边界,需要在理论上破解的。如果达到一个天花板或者是峰值,没有大的技术突破,是不是全球战略在继续伴随着再细分,然后再看国际贸易的增长,本身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二个是国别的影响。上一轮全球战略深化里面,中国的战略非常特殊,大体量的劳动力成本,这种很低的土地供应,产业的市场规模和非常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产业基础,用这些优势组合在一起,成为跨国公司的热土,成为产业转移生产投资的热土,在这个环境下,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所以说上一轮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中国的这种角色是非常独特的。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也在推“一带一路”,是不是其他经济体有这样的继续承接,就 像承接亚洲四小龙这样的,这个问题 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人 2019年以来非常关注产业转移的问题,我国很多产业前两年开始往东南亚转移 ,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这种转移的频率和讨论都在升温。究竟转移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这些国家能够像过去的中国这样的角色,有没有这样的驱动力,他们能不能承接?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这里两个数据,一个是柬埔寨这几年承接了很多,现在它的劳动力成本 480 美元,跟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也和很多三四线城市差不多了。还有越南,越南的工业园, 2018 年开始去考察的中国企业非常多,现在也出现了工业园一地难求的局面,它能不能承接?中国这样的?我们现在都还处在一个, 就像是盲人摸象,每个人摸不同的领域,可以从地方的视角,可以从海外的视角,每个产业的情况都不同。产业转移出去的环节也不同。需要更进一步细分的研究。特别是很多的纺织服装,最早出去转移的,但像越南,直到现在越南的原辅料国产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汽车行业本地化率只有 8%,优衣库又把海外生产地转移回中国。

第三个是影响全球战略深化的因素是新技术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就是 AI 的发展,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都出现了机器换人的趋势,劳动力作为过去一轮,跨国产业转移非常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是不是在新的投资理念中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看到一些国际上的研究,认为现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包括科技革命的影响,是不是其他国家没有进入到全球战略里面,是不是还有机会?是不是中国以前这样光靠着廉价劳动力就可以承接别人的转移?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事实上也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可能受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全球战略深度的盘整,很可能还会继续一个时期。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领域,就是制造业的全球化减速或者工业品贸易的这种盘整或者减速是不是一段时间内会是一个常态?

目前已经有的,就像是世贸组织的一些研究,已经有一些研究是支撑这个结论的。根据世贸组织做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的测算,第       一个结论,全球战略的长度出现了阶段性的收缩甚至是断裂。他们有一些指标来衡量全球战略的长度, 2011 年到 2015 年期间,跨越两个国家以上的全球战略平均长度减 0.05 个环节,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服务业都在减少。还有发达经济体一些服务业领域减少的环节更大。

第二个就是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趋向于本地化和区域化。很多跨国公司的布局从原来的离岸转向母国生产,有些研究美国制造业回流,不光是在美国,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情况。很多中间产品,和一部分的最终产品,都越来越由本国来生产。也是这个测算的,2011年到 2015 年之间,有两国以上参与的全球价值链创造的增长值下 0.3 万亿美元。而单纯由一个单个国家自己单独生产的全球价值链增加近 15 万亿美元。全球价值链战略的变化,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来看我国的传统货物贸易,主要是制造品的贸易高质量增长,首要就是量的增长。总量上,有多大的空间,占全球的份额怎样,结构上有怎样的变化,对单位产品的附加值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都是特别值得研究的。涉及未来基本形势的判断。

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第二个问题,其实跟上个问题直接相关,就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问题?未来怎么去推动高质量发展。其实跟上面讲到的全球价值链两个新的特点相关。

一个是长度,确实是在断裂、收缩,一个是转向区域化。与其相关的全球价值链,还有两个新的特点。

一个新的特点,就是全球价值链的重心在变化,从原来分散的中心,越来越贴近消费者的终端。出现了一个东移南移的趋势。全球重心在向中产阶级体量大而且集中的趋势在集聚。刚刚闭幕的进博会成功举办本身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证明。根据麦肯锡的研究,2020年,中产阶级达到 32 亿,到 2030 年达到 49 亿,85%的增长都来自于亚洲地区。所以他们预测,全球的大型企业,在未来五年内,半数的总部都位于发展中国家,全球财务500 强的企业数量,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占比会达到 45%左右。这是重心变化,贴近消费者终端。优衣库的例子也是这样的变化,它更接近于最终的消费者,以做快速反应。

另一特点是形态变化。过去传统研究的制造业微笑曲线,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洼地,成本,就是微笑曲线低端往往是制造环节,这些年有更加扁平化的微笑曲线的研究, 随着很多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智能化生产流程,嵌入到这样的生产环节中,使得原来获取非常低的制造增加值的份额在增加。制造环节并不意味着就是零利润低成本,有更高附加值的环节,也是全球价值链结构上的变化。

这里举一个例子,跟外资发展也很有关系,一家在中国已经投资 30 年的做医疗设备的公司,这


几年它的医疗产值达到 40 多亿元人民币,其中 70%的产品是出口的。做医疗设备,大家都知道,这两年 CT 机、光机、手术机这些产品, 随着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很多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甚至五六线的乡镇,都对医院的设备有很大需求,给他们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大市场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市场规模,依托于中国市场,很多的设备,在中国可能生产两台,它都可以。这种只生产两台的市场,非常多元化,只需要微妙的改动,而放在日本、放在美国都无法支撑它的这种生产。这种市场

优势,不仅仅是一个规模,还是多元化的,有非常梯度的市场需求差异。给他们提供了,他们的生产线占地没多大,但可以进行不同消费层次的不同的定制。特别是像他们这几年,卖的这种乳腺癌的检测设备,随着妇女对身体健康的关注, 现在普及到五六线乡镇,各种档次都有。他们充分利用了贴近消费者终端的这种市场,特别引进了很多美国先进生产线,直接移到中国的园区来生产。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很多他们原来的一些全球的供应商,因为它的这种制造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进行产业链从市场研发到人才,在一起要进行磨合,而中国这样的产业集群,可以能够高密度地把这些产业集聚在一起,由此带来很多工业上的创新,然后服务上的创新,形成非常大的机遇。他们每年在华的采购超过七亿美元,基本上在国内供应商有 80 多家。


还有他们的新兴领域,依托高端制造业,它有一个售后维修和售后服务,服务增值依托于制造,传统的是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 生产制造出口,但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起来之后,这些企业实现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创新,实行了本身衍生的这样一些维修,还有人工智能的改造,信息化的改造,这样的一些服务带来了很多新的增加值。

举这个例子,其实想说,贸易高质量发展,可能是需要更进一步地去探究,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服务业, 不仅仅是服务贸易占比的提高,可能是传统制造业的提高,但是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上面,感觉

一直并没有破题。

因为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政策诉求,跟他们改革开放初期到中国,期望你给我一片土地,给我一定的税收优惠,这种诉求,已经完全变了。他们需要的是更公平的环境,政府采购商,医疗设备不要因为我是外资企业,就对我进行歧视,他们需要的是一些更加让他们感觉公平的服务,因为他们可能涉及全球的工程师在一起来讨论,怎么改进一个工艺, 更能够快速的反映消费者的需求,这个时候对于一些跨境服务的要求也非常高。在贸易高质量发展中,政策的理念需要变化,政策的手段也需要变化,相关的,怎么看待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他们的边界,都需要一些研究的支撑。只有理论上有所突破,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政策才更有针对性,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第三个问题,其实放在这里可能也有点突兀,就是事实上看似应该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好像这个问题是不是不用讨论,因为在座都是研究贸易的, 贸易的本身就是互通有无,促进货物资源配置。贸易高质量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吗?

感觉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没有讲得很清楚。特别是这几年,随着内需提升,从 GDP 核算的角度,贸易的贡献度事实上是在下降,还出现很多贸易的摩擦,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贸易究竟对于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需要我们站出来,更多的研究贸易的专业人士去发声。

因为可能在外汇非常短缺的时代,可以说我国的贸易创汇,资本短缺的时候我国吸引外资。但现在我国不需要创汇,也不需要那么多投资的情况下,贸易的作用是什么?反倒出现了对于贸易很多的负面声音非常多。比如说,增加值特别低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去看,怎么去研究透呢?有非常多的视角,比如说对于增长的作用,对于就业的作用,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甚至对经济外交的作用。很多外交的手段事实上现在如果没有足够的贸易依存度,也没有很大的空间,只有大家利益捆绑在一起才是一种制衡。有很多很多新的作用,值得研究。

今天想从一个要素禀赋的视角,来探讨一下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是一个资本、技术、劳动力丰富但是资本技术短缺,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2018 年,我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已经达到近 40 万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球的比重超过 25%。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比重已经略微超过我国劳动力的全球占比,资本在我国是相对充裕的要素了。但是跟这个相比其他的要素呢?土地、淡水、环境这方面资源的要素稀缺性非常突出。大家都是学过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的,这就是现在贸易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本的要素结构。回到更根本的,这里面提出的就是怎么看农产品贸易,这个问题非常敏感,特别是在政府机关呆过的都知道,贸易问题很容易被大家扣一个帽子,就是国家的粮食安全,是不是要这样的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贸易到底对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影响?特别是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后,大豆贸易又被炒作起来。怎样去看这个?要不要继续去做?这个问题绝对不是说这是涉及粮食安全不要去讨论这么简单。特别期待能有这样深入的研究。


看过一个研究,也是讲粮食自给率,如果把进口大豆放在里面, 2007 年之前的 95%,如果算大豆的话,2008 之后是 95%,近几年确实不到 85%。但是是不是大豆就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呢?如果剔除大豆以后是什么样的概念?过去 39 年里面 17 年粮食自给率 100%,从不同的口径来看粮食安全。

怎么来看这个?也有一个环境的变化,为什么说贸易高质量发展?现在的粮食贸易跟 30 年前,20年前的粮食贸易完全不同。当时的贸易主要是怕中国人吃不饱,然后是一种互补余缺型,当时是缺这种产品。但现在跟以前不同,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非常低,国内的粮食产品价格非常高,所以寻求价格获利型的贸易驱动非常强。去内陆地区调研“一带一路”很多民营企业去海外种田,因为加了高额关税以后,仍然有利可图。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这是价格获利型。还有一种是成本降低型,比如说棉花的进口,也跟这个连在一起。我国纺织服装业如果要降低成本就需要棉花,棉花国际市场价格非常低,前几年每吨价差一千元左右,这对纺织业影响非常大。所以研究所谓的农产品贸易,要厘定很多的边界,

  需要界定什么是粮食,什么是粮食安全,哪些农产品是跟产业上下游有关系,哪些是真正计算到我国产业安全里面的?其实这也有一种, 为什么要剔除进口大豆,很多的我国大豆,用于榨油,榨油产业是不是算到口粮?这些问题都需要做非常深入和细致的分析。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在贸易环境下,跟几十年相比,而不是简单依托我国多进口就一定影响到国内的安全。要素禀赋层面上相比,哪些层面上我国有比较优势,哪些方面我国有比较劣势。产业上下游层面来看,比如对于棉花的价格,一直高倒挂,带来纺织转移,对于就业的损伤,都需要统一来考虑。还有经济外交的层面,需要将这些问题放在一起来进行研究,来探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是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 在未来,中国这样的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贸易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跟 10 年前 20 年前 30 年前有什么不同。看似是一个原点的问题,离破解事实上还有很大的距离。

  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则的环

   最后就是,未来中国的体量这么大,我国现在也走向了全球舞台,规则的环境,这是我们绕不开的问题。

在商务政策工作中,很大的困惑是,规则谈判需要你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国际舞台上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但事实上我们国家的独特性,是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是利益多元。很多领域,可以跟一些人士是朋友,但跟另外一些人是对立的。

第二个攻守演化,很多领域现在我们是防守的,未来我们可能是进攻的。比如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主要是电子商务,我们基于要卖我们自己的产品,所以希望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提供便利化。但是这几年,我们的手游,手机游戏海外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抖音海外版 2018 多次在苹果的应用中处于月下载榜首的位置。还有阿里巴巴在欧洲很多地区都在开展这样的服务,很快这样的以数字为载体,成为我们未来需要去为他们争取利益的进攻的领域。攻守领域的演化,也是需要考虑的。

还有就是益和利的权衡,主要是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很多层面仅仅谈利益面临很多很多问题,很多方面很多国家没有办法,如果纯经济竞争力,没有办法跟我们去竞争的。这是一个中国这样一个大体量带来的本身的问题。你要不要做让步,要不要国内有些产业有些利益要牺牲,这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所有相关的议题,决定了我们

国家参与规则谈判的这种复杂性和独特性。尤其是这些规则的层面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我们自己的利益到底是什么?跟我们在这方面利益一致的领域都有哪些伙伴?哪些跟我们站在一起?哪些是和我们不同的?只有这些弄清楚, 我们才可以真正出现了所谓的建设性,参与国际贸易制定规则,如       果没有这些,一直浮在表面,对很多未来的利益是有影响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