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实务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规则>WTO实务

进口保障措施背景下我国食糖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表于:2020-06-30 17:15 作者:admin

彭剑波 刘玲

(广西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食糖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食糖产业关乎国计民生。我国食糖饱受低价进口食糖冲击之苦,食糖保障措施的实施降低我国食糖进口量、提高我国食糖产量、缩小国内与国际食糖价,客观上增强我国食糖产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食糖产业依然面临国际环境空前恶化、食糖价格机制扭曲、糖农利益无法保障等内忧外患的挑战,为促进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利用WTO规则、延长保障措施期限,严厉打击食糖进口走私,实行食糖目标价格政策,完善食糖“保险+期货”模式等对策。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同为WTO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但保障措施执行条件明显严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只有在进口行为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的紧急情况下才可使用。故我国慎用保障措施所选取的保障措施调查对象均是对我国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进口产品。《保障措施条例》于2001年颁布至今已超过18我国仅于2002年对进口钢铁、2007年对进口食糖采取保障措施。

食糖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食糖进口量高居世界第一,量大价低的进口食糖一直冲击着国内食糖产业。为恢复我国食糖业竞争力,我国商务部经调查后于20175月决定:实施为期3年的食糖保障措施,预计于2020521日结束。保障措施为我国食糖健康发展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但为期三年的食糖进口保障措施很快结束,有必要对我国食糖保障措施的挑战进行分析、效果进行评估,为食糖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一、食糖保障措施实施的基本概况  

进口保障措施实施前,我国食糖业存在外患内忧的不利局面:外患表现为,食糖关税过低严重冲击国内食糖市场,低价进口食糖数量在2011~2016年间急剧增长,增长率高达663.15%,且进口数量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我国食糖需求量增长的幅度。内忧表现为,食糖战略性地位认识不足、原料成本畸高、生产技术落后,造成我国食糖业全面亏损,严重制约我国食糖产业从“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型发展。

我国商务部2016922日开始对进口食糖进行进口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调查时间段为2011年至2016年第一季度,再经过近8个月的审慎调查后认为:食糖进口量增加,我国糖业受到严重打击,且食糖进口量增加与食糖业遭受严重损害存在因果关系。商务部做出最终决定:对进口食糖实施为期3年贸易保障措施,时间范围为2017522日到2018521日,2018522日到2019521日,2019522日到20205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分别为45%40%35%

我国食糖进口保障措施实施,对食糖业具有“清热解毒”效应,客观上有效保护国内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低价进口食糖对我国食糖产业冲击力度明显减弱,我国进口食糖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为国内食糖产业争取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食糖保障措施增强了食糖业的生产积极性,全国食糖产量明显回升,国内与国际食糖价差明显缩小,食糖业竞争力增强,并在2016年、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

二、进口保障措施为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带来的机遇

1.降低我国食糖进口量。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整理得,食糖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前,我国食糖产业受低价进口食糖冲击明显,进口食糖数量大,2012~2015年食糖产量分别为375万吨、455万吨、349万吨、484万吨。受食糖保障措施的保护作用,2016~2018年,食糖进口量下降为306万吨、229万吨、280万吨,20191~9月份239万吨,如果按照前9个月推算,2019年预计进口食糖318万吨左右,均低于调查前四年的年均进口量。由于进口保障措施导致食糖进口量大幅下降,为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缩小国内与国际食糖价差。食糖价差即国内食糖售价减去国际食糖售价的差值。由于巴西、泰国等国外产糖大国的食糖成本不到我国一半,我国食糖成本、销售价格都高。食糖消费者均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如果我国食糖与国际食糖价差太大,会导致国内食糖在国内与国外均缺乏竞争力。因此,食糖价差缩小还是扩大,也是衡量保障措施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整理,食糖保障措施实施至今,国内食糖与国际食糖价差均在每吨3235~4424元之间,最大价差为2017622日的4424/吨;食糖价格差从保障措施实施开始时的4229/元到2019422日的3504/吨,缩小幅度达17.14%;食糖价差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而言,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说明我国食糖业的竞争力在逐渐增强。由于进口保障措施导致国内与国际食糖价差缩小,为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3.提高我国食糖产量。据沐甜科技数据显示,保障措施立案调查之前,2013/14~2015/16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分别为1331.8万吨、1055.6万吨、870.19万吨,食糖产量呈递减趋势;受保障措施调查实施影响,2016/17~2018/19榨季,食糖产量分别上涨为928.82万吨、1031.04万吨、1076.04万吨,上涨幅度达15%。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食糖主产区,其食糖产量占全国产量60%以上,食糖保障措施的实施也扭转了广西食糖产业产量下降的局面,据广西糖网数据整理得知:2013/14~15/16榨季,广西食糖每榨季月均产量分别为122.26万吨、105.22万吨、85.17万吨,食糖月均产量呈递减趋势,减幅最高达19.06%,特别是食糖保障措施前的2015/16榨季,月均产量仅为85.17万吨,产量降至谷底;食糖保障措施立案后,2016/17~2018/19榨季,广西每榨季月均产量分别为88.5万吨、100.42万吨、105.67万吨,月均食糖产量呈递增趋势。由于进口保障措施导致食糖产量大幅提高,为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进口保障措施背景下我国食糖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空前恶化是首要挑战

1.国外食糖出口鼓励政策刺激出口增量挤压国内食糖业的生存空间

巴西是全球第一大食糖生产与出口国,我国食糖保障措施于20169月立案,巴西政府为刺激食糖等产品出口,巴西央行自201610月启动降息至今,降息次数超过十余次,201981日再次降息,不到三年时间,降息幅度高达237.5%,巴西通过频繁降息,客观上增强巴西食糖的出口能力。此外,巴西对外实施食糖进口许可制度,但对内采取食糖出口鼓励政策,导致巴西出口食糖价格低于其国内食糖价格,极大刺激巴西食糖出口增量。全球第二大食糖生产国的印度,实行对国内糖业软贷款及中央财政贴息政策,印度政府2018/19榨季对印度糖业提供105.4亿卢比的利息补贴,且将在2019/20榨季提供167亿卢比的出口补贴。全球第三大食糖出口国的泰国同样采取名义为甘蔗种植补贴实际为出口补贴的政策,刺激其国家食糖出口。

2.空前低价的国际糖价波及国内糖价

据商务部统计,以食糖生产大国为首的食糖出口国纷纷采取食糖出口鼓励政策,导致2018年全球食糖贸易出口量超过10万吨的国家(地区)共42个,扣除固定贸易出口量,剩余可供自由出口的食糖量高达3819万吨,全球食糖严重供过于求,国际糖价基本维持在12~13美分/磅左右。我国提起食糖保障措施以来,国际糖价呈持续下降趋势,20169~20194月期间,国际糖价由17.9美分/磅的高位持续下降到12美分/磅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92月以后,国内与国际食糖价差有扩大趋势。国内糖价大幅偏离最低成本,说明我国食糖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3.食糖走私猖獗严重影响国内食糖业复苏

我国的国界线漫长,相关部门近年来虽在查控走私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力度不够,导致食糖走私入境量逐年大幅抬升。缅甸每年进口食糖量大幅超过其国内食糖消费量,缅甸的邻国有泰国、印度、老挝、孟加拉和中国,其中泰国、印度、老挝为食糖出口国,孟加拉国食糖已经自给自足,缅甸超过国内食糖消费量的食糖基本上都从中缅边境通过走私渠道进入我国,见下表: 

1  缅甸向我国走私食糖量表(估算)

年份

产量

(万吨)

进口量

(万吨)

缅甸人口总量(万人)

亚洲人均消费量(千克)

缅甸年均消费量(万吨)

走私量

(万吨)

2014

39.6

157

5228

8.75

45.75

150.86

2015

39.6

186

5268

8.75

46.10

179.51

2016

39.6

211

5305

8.75

46.42

204.18

2017

39.6

249

5338

8.75

46.71

241.89

2018

39.6

245

5371

8.75

47.00

237.60

2019(1-6)

39.6

245

5386

8.75

47.13

237.47

数据来源:缅甸商务部,世界银行

1可知:保障措施实施,由于从正常途径进口的食糖量减少,从中缅边境走私入境的食糖不减反增,数额巨大,仅从缅甸走私入境的食糖量每年至少237以上据云南糖网资料显示,最近几年,食糖走私除从陆地入境以外,海上走私入境也频繁出现。201861日,大连海关破获一起绕关走私食糖大案,白糖价值达1000多万元;2019618日,上海海关查获走私糖大案,抓获2个走私团伙,在公海进行走私交接,案值达7.5亿

(二)食糖价格机制扭曲是重大挑战

糖料政府指导定价且食糖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背离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最大食糖主产区广西为例 2016/17~2018/19榨季每吨甘蔗政府指导价分别为500元、500元、490元,甘蔗政府指导价虽可暂时保障甘蔗收购成本稳步提高,但忽视了对食糖销售价格的保护,没有达到保护蔗农利益的目的。根据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各年度审计报告提供的每吨食糖含税成本的计算方法,依据平均500/吨甘蔗收购价格及13.6%的产糖率等标准,估算每吨食糖的含税成本为6226/吨。因受食糖保障措施影响,201611月到20182月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国内食糖平均售价高于成本,食糖产业存在盈利,其余时间段的国内食糖销售价格均低于食糖含税成本,食糖产业亏损运行。若食糖产业亏损,糖农收回糖料款困难,下一季度会缩小糖料种植规模,造成糖料紧缺价格上涨,食糖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使食糖产业的亏损加剧。根据广西糖业协会20196月统计数据得知:2018/19榨季广西6000/吨的食糖成本及5200/吨的食糖含税价已造成广西糖业40亿元的亏损。

(三)糖农利益无法切实保障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我国食糖业在土地、人力资源等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劣势,糖料种植成本和食糖产业运营成本高出传统食糖出口国1~2倍,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以蔗糖为例,2011/12~2014/15榨季,我国甘蔗收购成本从500/吨下降到400/吨,下滑幅度高达20%;虽然甘蔗收购成本逐榨季下降,减少了食糖生产成本,但是我国食糖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幅度的绝对数更大,2011/12~2014/15榨季的平均售价为6607/吨、5522/吨、4647/吨、4866/吨,售价下降幅度更是高达26.4%;此外,甘蔗收购成本占我国食糖售价比重不断提高,分别为63%73%78%77%,存在明显的成本倒挂现象。糖料收购成本与食糖售价倒挂使食糖产业负担加重、发展受阻,糖农出售糖料款无法从糖厂及时收回,糖料种收割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我国食糖业机械化水平同样落后,糖料种植机械化比例仅为7%左右,加上国家对食糖业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糖料种植成本高收入低,削弱糖农生产积极性。糖农“弃糖务工”现象普遍,危机食糖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