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营人物

您的位置是:首页>环球经营人物

梅隆家族:渐行渐远的财富大佬(上)

发表于:2019-11-18 10:22 作者:admin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       

 

抵达新的国度,梦想之门在勤劳与灵敏中缓缓打开;承接父辈基因,幸运之窗在睿智与聪慧中洞然敞启;撬动金融杠杆,财富之路在胆识与果敢中强劲延伸;掌控政治罗盘,成功之巅在惠民与利己中清晰浮现。持续200多年的商业脚步,梅隆家族全程见证了美国经济的波涛风云;接力棒的代际传承,梅隆家族参与了美国政治历史的创造与书写;匠心独运地经典收藏,梅隆家族留下了可以彩装世界的艺术瑰玮;从贫穷到富裕的逆袭,梅隆家族镌刻了足以结集成剧的励志标识。

 

一个农民子弟的逆袭

 

巴尔的摩市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地位相当显赫,除了因为该市是当地的最大城市和大西洋沿岸重要海港外,更由于不计其数的商贾名流从此走出或者在此安营扎寨过。180多年前,一位名叫乔治.皮博迪的人来到巴尔的摩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干货点,几年后转道伦敦,结识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就有了后来摩根家族崛起的故事;50多年前,沃伦.巴菲特以超优惠价格买下了巴尔的摩的一家百货公司,三年之后原价卖出,一分钱也没有赚到,但由此教会了巴菲特怎样在琳琅满目的资本市场中挑选出真正好的企业。地灵人杰。梅隆家族的发迹同样与巴尔的摩市有着地理意义上的不解之缘。

1818年深秋的一天早晨,年仅五岁的托马斯·梅隆从睡梦中被母亲叫醒,紧接着就跟着父母迷迷糊糊地登上了一艘客轮,坐下来稍微安定后,父亲告诉满眼迷茫的托马斯·梅隆,他们全家要离开家乡卡斯尔敦,从伦敦出发横渡大西洋去美国寻求新的定居地。当然,那时的托马斯·梅隆还并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要离家奔赴到千里迢迢的美国,只是后来家族的兴旺发达才让托马斯·梅隆明白当初父母漂洋过海的决策是正确的。按照托马斯·梅隆在自传书《托马斯·梅隆和他的时代》中的回忆,离开伦敦后,客轮经过了加拿大东部新不伦瑞克省的圣约翰,然后进入美国,第一站就是巴尔的摩,前后费时长达3个月。

在巴尔的摩市做了短暂的逗留后,托马斯·梅隆的全家就坐上了一辆长途汽车前往目的地宾夕法尼亚州,最终在宾州西部一栋荒废的小木屋里安了家。由于附近住着先于他们到达的英国人,有的还是梅隆家的亲戚们,这个地方就被取名为“贫穷角”。那么,为什么托马斯·梅隆的父母当初没有落脚巴尔的摩市而是来到宾州的乡村,比较靠谱的解读结论是,梅隆家族是既有苏格兰又有爱尔兰血统的英国人,而爱尔兰人世代崇尚农耕生活,于是,以农业耕种为主的宾夕法尼亚州当然就成为了他们首选安居地。

到达宾州农村的之后,托马斯·梅隆的父母很快获得了当地政府免费赠送的160英亩(约合0.65平方公里)土地,而且经过几年的劳作后已经有了非常富余的收成。在托马斯·梅隆的影响中,小时候自己经常会像跟屁虫一样尾随在父母身后到耕地上看着父母劳作,稍微长大后也非常乐于同父母一起耕种土地,而每当耕马需要休息时,托马斯·梅隆都会坐在树荫下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为此,在自传中,托马斯·梅隆还特别写道:“书读得越多,看到的东西越多,我就越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14岁时偶尔读到的《富兰克林传》应当是对托马斯·梅隆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该书讲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如何从一个印刷工开始,通过个人努力拥有了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办报纸的一段艰辛谋生之路,以及后来提出了正电、负电概念并发明了避雷针从而最终成为世人景仰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的故事。在看完《富兰克林传》后,托马斯·梅隆决心凭自身努力摆脱平凡生活,当上体面富有的“上等人”。

考入匹兹堡大学(时名为西宾夕法尼亚大学)应当是托马斯·梅隆命运登高的关键一步。在大学,按照父母意愿,托马斯·梅隆主修农学专业,同时兼修了法律课程。而在靠他勤工俭学念完大学后,托马斯·梅隆却没有顺从父母意愿从事有关农业方面的职业,而是在当地的律师协会找到了一份工作,主要负责开展房地产诉讼服务,不久之后又进入了法院成为了一名法官。让托马斯·梅隆喜出望外的是,自己竟然通过律师这份职业存下了1.2万美元的积蓄。

在法院前后工作的10年时间中,托马斯·梅隆不仅以自己的能力赢得了“法官老爹”的绰号,而且还尝试着将自己手中的资金按当时通行的10%15%的利率借贷出去,并很快发现自己手中钱的数目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增长。有关这一点,《托马斯·梅隆和他的时代》一书有过这样的叙述:每当我获得金钱时,我总把它用到最有力的地方,用在我所能发现的最保险、最盈利的投资上去。但是,如果你认为托马斯·梅隆是依靠这样的食利方式而积累起了惊人财富的话那就大错特错,助其命运发生惊喜巨变的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他蓄意制造与成就的个人婚姻。

《托马斯·梅隆和他的时代》一书中这样写道:“10岁那年,我有一次路过尼格利家的庄园,被这户人家的财富所震惊”,很快,托马斯·梅隆就与尼格利家的小姐萨拉·尼格利玩在了一块,并在10年之后二人走进婚姻殿堂,又过了10年,萨拉·尼格利作为重要继承人之一掌管了部分家业,托马斯·梅隆也顺理成章地从岳丈那里获得了大片宝贵的土地,并在匹兹堡地区不断地进行地产商业腾挪,完成了其两代父辈在土地耕种上所不可能实现的原始资本积累。

财富宛如高台,垒起得越高,可以让人看得更远。1869年,托马斯·梅隆注册成立了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至于为什么选择银行?在托马斯看来,搞银行业很容易,“它并不需要多少知识,只要学上一两个星期即可。”事实证明,银行的确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开业的当年,首笔存入额为1万美元,3年后,可贷款额度就增加到了60万美元。而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经济动荡的年代,利率常年维持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放贷几乎成了最简单快捷的挣钱方法。梅隆家族的财富因此很快发生几何级数的增长。

托马斯·梅隆在95岁生日那天辞世,虽然从事银行业不过短短30年,但却给儿女们留下了高达1.25亿美元的遗产,其中个人财产超过245万美元。当然,托马斯·梅隆对家族的贡献远远不可用财富数字来衡量,作为一个有着独到眼光的金融资本家,托马斯·梅隆让梅隆家族冲破了农耕文明的局限,并大步跨上了金融战车,继而在工业文明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与纵横捭阖。

 

虎父无犬子

 

托马斯·梅隆与萨拉·尼格利一共生育了9个孩子,其中3个夭亡,而存活下来的六个孩子中,托马斯最喜欢的就是兄弟中排行老三的安德鲁·梅隆。据悉,除了赚钱,托马斯在家里的拿手活就是教育和培养孩子们对经商的兴趣,以致当时的邻居与亲朋好友都知道,梅隆家的孩子们从记事起就懂得零花钱要靠干活去挣。当然,托马斯·梅隆也不忘给三儿子经常“开小灶”,那就是大凡有外出的机会,托马斯就会将安德鲁带在身边,让儿子安静地坐在旁边似懂非懂地听着父亲与商业合作伙伴聊天谈生意。

之所以偏爱安德鲁·梅隆,那是因为托马斯发现了这个儿子超乎其他兄弟姐妹的商业禀赋。不到10岁时,安德鲁看到每日都有熙熙攘攘的农民赶着马车从自己的家门前路过,于是他就把家里的鲜草打成捆,以5美分一捆的价格向马车夫们出售,果然每天还有令人心动的进账。看着儿子对这种小本生意表现出的强烈爱好,托马斯于是就为安德鲁配了一辆挂车和一头驴子,让他用车和驴子载上芦根、草莓、桃子和玉米,在家乡附近一带转悠着叫卖。更有一件事让父亲不得不佩服的是,17岁那年,托马斯让安德鲁去考察位于巴尔的摩与华盛顿之间的一块土地,回来后,安德鲁建议父亲只留下一块做路基的地,其余的卖出,托马斯权衡再三后采纳了儿子的想法。果然,留下的这块土地事后成了修建铁路的必经之处,托马斯兴高采烈地拿到了一笔不小的补偿款。

也许是认为自己有着独特的商业天赋需要找到立马彰显的空间,或许是托马斯希望儿子能够早点到自己的身边帮助打理银行生意,安德鲁18岁就结束了学业进入到了梅隆父子银行工作。不过,也许安德鲁没有想到,自己刚刚跨入职场大门就遭遇了当头一棒。当年,美国经济发生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金融市场满目苍夷,而当时托马斯手中还持有大量被宣告失效的宾夕法尼亚铁路证券和贬值的抵押资产和房产。幸运地是,通过安德鲁的四方努力,梅隆父子银行的存款又回到了危机前的60万美元,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挤兑危机。为了对儿子的优秀表现给予嘉奖,第二年托马斯并将银行1/5的股份转给了安德鲁,又过了两年,银行经营局势进一步改观,安德鲁也如期获得父亲的更大程度授权,直接掌管与处理银行的日常事务。

可能是为了让儿子日后独立支撑门户的步伐走得更加扎实,托马斯对安德鲁的放权与授权都是一步一步有次序地进行的。在安德鲁进入梅隆父子银行的第10个年头,托马斯才最终将全部管理权交到儿子手上,同时也将银行股权的控制权转移给了安德鲁。不仅如此,作为协助安德鲁的一项重要人事安排,托马斯又任命二儿子理查德·比蒂·梅隆担任梅隆父子银行的副总裁。后来,安德鲁将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改名为梅隆国民银行,而在安德鲁·梅隆转行从政后,理查德·比蒂·梅隆也顺势从哥哥手中接过了银行总裁的职位。

的确,对于父亲交给自己的银行基业,安德鲁盘得风生水起。刚刚接手总裁职位时,梅隆父子银行的存款不到80万美元,但两年之后就突破了100万美元,同期银行利润也从1.4万美元增加了近5万多美元。光看数字,5万美元在今天对于一个银行来说真的微不足道,但放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就完全不一样了。数据表明。19世纪70年中后期,美国鼓风炉里面工作的工人一天劳动12小时,只能赚到2美元的日薪,如此比较,就不难看出安德鲁的赚钱能力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巩固梅隆国民银行地位的同时,安德鲁·梅隆又创建了名为联合信托公司的金融机构,并且理查德·比蒂·梅隆也建立了另外一家银行Mellbank。及至“二战”结束的次年,三家企业合并为梅隆国民银行-信托公司,并在七年之后更名为梅隆银行。据悉,顶峰时期的梅隆银行存款占到了匹兹堡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金融大鳄。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在银行金融领域做得有声有色外,安德鲁·梅隆在实业投资方面也斩获不少。19世纪末,匹兹堡附近的依科诺米发现了油田,“黑色的金子”一时间引来了冒险家、投机商、淘金迷等各类人群的蜂拥而入,而安德鲁此时却在北切斯特马库斯胡克海岸悄悄购买了50英亩土地,建造油轮港和铺设石油管线。在安德鲁看来,等大家把油挖出来,首先就会考虑运输问题,油轮港和石油管线必然成为抢手货。果然,到1892年底,通过梅隆公司往外输送的原油占到了全美出口量的十分之一。 

不错,梅隆家族也投资了石油开采,但基本上都没有长期持有,看上去更多的是一种财务安排,其中安德鲁与理查德·比蒂·梅隆以及侄儿威廉·拉里默·梅隆联手在宾夕法尼亚州创立了一家新贵炼油企业,后来卖给了标准石油公司,从中获利600万美元;同样,安德鲁投资100万美元创立的联合钢铁公司,4年之后出售给J P 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从中大赚4100万美元。有统计数据显示,到1920年,梅隆家族已经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其当时的纳税额仅次于洛克菲勒和福特家族。

 

撬动金融杠杆

 

如果说托马斯·梅隆是梅隆家族金融业的奠基人,那么率领梅隆家族突破金融业的行业约束并跨界到工业腹地从而成就了梅隆家族庞大产融帝国的奠基人则是安德鲁·梅隆。与父亲一样,安德鲁·梅隆不仅是管理与经营银行的一把好手,同时他的眼光却要宽广得多。随着对银行业浸淫的不断深入,安德鲁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银行不应该仅仅吸收存款,然后靠发放贷款过日子,而是必须充分发挥其在整个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输血功能,将经营视觉从存贷款转向股权投资。也正是在这个全新金融理念的支配下,安德鲁带领着梅隆银行在实体产业领域长袖善舞,驱动着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展开全方位对接,开启了美国历史上的金融控股模式,也打造出了一个庞大的金融控股王国,梅隆家族也在安德的手上又一次实现了华丽转身。

查尔斯·马丁·霍尔是一位年轻的化学家,他与朋友合作研究出了有色金属铝的提炼方法,为此欠下了4000美元的债务。不过,霍尔相信这种具备优秀特性的原材料在工业以及民用领域都将有巨大的用武之地,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在自己手中没有资金让研究成果落地的情况下,他们希望能够游说到相关企业进行投资,不过所有融资的谈判都没有达成,霍尔最后找到了安德鲁·梅隆。出于霍尔意料之外,仅仅在听了短短的展示回报以后,安德鲁不仅答应帮助霍尔清偿全部债务,而且慷慨承诺资助成立匹兹堡电解铝公司,代价是60%的股份。走投无路的霍尔也只能无奈接受了股权分割要求。

匹兹堡电解铝公司的确在安德鲁的鼎力支持下走上了快道。梅隆银行不仅一次性拿出了2.5万美元的前期投资,而且还提供了工厂的建设用地,并且随后还不断地追加资本投入。市场的回报超出了安德鲁的预期。仅仅用了两年,匹兹堡电解铝公司就控制了北美的铝生产,企业利润由最初的8.7万美元增长到1900年的32.2万美元,并且在第四个年头迅速冲破了百万美元大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安德鲁在参议员的帮助下促成了一项关于对进口铝征收每磅15美分进口税的法案在国会通过,同时安德鲁又亲自出面和英国铝公司达成了双方都不许在对方国内市场做推销生意的商业协议。1907年,匹兹堡电解铝公司改组成为美国铝业,股票总价值达到1.5亿美元,安德鲁出任挂名总裁,而且美国铝业从此一直垄断着美国铝品市场。

几乎同样的故事在海湾石油公司身上得到了复制。约翰·盖雷是一个钻探油矿的勘测家,他的合伙人詹姆斯·格菲是个推销商,二人共同注册成立了海湾石油公司,并且先前公司也从梅隆银行拿到了几笔小额贷款。1899年,盖雷找了一口井位,并与格菲一起从梅隆银行获得了30万美元的贷款。当钻头钻至1700英尺处、一口日产石油4万桶的自喷井出现时,行伍出身且头脑简单的的格菲坚定认为,控制了石油之源就意味着有无穷的发展,因此准备投资炼油厂与输油管道。接下来的剧情也许吃瓜的群众就能想得到:格菲再次找到了安德鲁恳求梅隆银行出资帮助,而安德鲁不仅爽快地答应贷款,同时还购买海湾石油公司的股票,且热心为对方出谋划策。

可是,当格菲的投资战线拉得越拉越长,甚至延伸到了地产投资领域时,安德鲁突然以各种借口为由中断了对海湾石油公司的资金支持,格菲与盖雷一下跌入窘境。此时,洛克菲勒等大石油公司都在等着海湾石油公司的破产拍卖,而安德鲁却迅速出手增加了对海外石油公司的股票,同时不失时机地出面要求格菲偿还债务。最终,逼到破产边缘的格菲与盖雷同意将海湾石油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梅隆银行,安德鲁·梅隆也由此获得了另一家公司的总裁职务。100年之后,海湾石油公司以13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雪佛龙公司,但梅隆家族依然持有公司股份,财富价值大约为25亿美元。

与自己的叔叔喜欢在商场上跃马驰骋一样,威廉·拉里默·梅隆为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拿着爷爷给他的1万美元原始资本进入煤炭行业,投资创建了名为联合煤焦公司的企业。也正是通过这家企业,安德鲁与侄儿后来上演了一场精彩无比的“双簧戏”。联合煤焦公司创建的同时,芝加哥的投机家穆尔来到匹兹堡,安德鲁与他联合成立了匹兹堡煤公司,发放债券6400万美元,据此两人伙分了30%的资金,作为创建的报酬。机会很快来了。匹兹堡煤公司不久向梅隆银行提出了贷款请求,而安德鲁则开出了一项附加条件:匹兹堡公司必须花675万美元从联合煤焦公司认购贬值的债券,才可以从梅隆银行提取余下的800万元现金。与安德鲁绑在一条船上的穆尔情急之下答应了这个苛刻的条件。美国经济复元后,摩根的钢铁公司需要大量焦炭,出手买下了匹兹堡煤公司的重要资产,付清了梅隆债券的本息,安德鲁又一次舞动着金融杠杆大获全胜。

当然,梅隆银行的资本铁蹄肯定不会仅仅停留在石油、铝以及煤炭领域,随后的30年时间中,从阿姆科钢铁公司,到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再到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梅隆银行的身影都闪现其中,甚至亨氏、通用汽车、埃克森美孚等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也都是在梅隆银行的帮助下诞生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另外,在横跨10多个行业并投资入股上百家大企业的同时,梅隆家族金融大树上的枝叶也日益繁茂,除了梅隆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其中梅隆银行一度成为全美实力最强的25 家银行之一,资产总额高达300 亿美元。

 

 

为梅隆“打工”的总统们

 

不到1.67米的个子,肤色看上去有些发暗,经常喜欢个人独处,同时给人的印象总是孤僻、冷漠,即便是儿童时代,安德鲁的表情也总是冷冰冰的,他既不参与兄弟之间的嬉闹游戏,更不会朝着哥哥弟弟顽皮地互吹口哨,而且这样的沉稳性格在安德鲁长大成年后也依然如故。有人说,无论是从个头高度还是脾气秉性上,安德鲁简直就是他父亲的模板。虽然这种内敛或者自我保护型的人格特征可能不大合群,但却有利于安德鲁在生意场的关键时刻做出睿智抉择,同时也更成就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精彩片段。

应当说作为平民出身的梅隆家族起初对政治根本就没有半点的认识,即便是后来商业兴隆与腰缠万贯,至少前半个多世纪梅隆家族的成员一直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经商上,对政治没有太大的兴趣。然而,这种情况在安德鲁63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年,安德鲁通过朋友的介绍,给政客彭罗斯送去了15万美元政治捐款,而且安德鲁原本对回报并未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彭罗斯成功地通过议会幕后活动,将梅隆公司已贬值的资产定为未开发资产,这样,公司就能够不断扣除开发成本。这件事让安德鲁第一次意识到了政治权力的重要性。此后,梅隆家族开始不断地政治捐助,直至与白宫越靠越近。

幸运的果子在安德鲁66岁时砸了下来。这一年,沃伦·甘梅利尔·哈定出任美国第29任总统,相中了安德鲁·梅隆,并让其担任财政部长这一国家核心职务。为了报答总统的知人善任,安德鲁也一口气辞去了63个董事职务。不仅如此,进入财政部后,安德鲁似乎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激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迸发。尽管数十年来养成的叼雪茄习惯始终,但财政部的同事们发现,安德鲁在工作时,与他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一样,雪茄不是拿在手里没有点,便是常常烫着手指。当然,可以记入美国经济史册的应当是由安德鲁亲自发动与推动的税改计划。

安德鲁履职财政部部长的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三年,由于战争中的大量开支,美国国债达240亿美元,同时美国的经济也在战后疲软不振。对此,安德鲁在与国会进行的讨论中坚持认为,继续实行很高的战时税率会抑制经济发展,减少国库收入。之后,美国国会废除了超额利润税,并逐步降低所得税率,企业最高附加税率从50%降到20%的同时,个人收入税也由65%降低到20%。这项被称为 “梅隆计划”的税收改革方案虽然使富人从中受益,而且梅隆家族的产业企业从中也受惠不少,但却直接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最终带来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扩张与繁荣。

当然,没有进入政治时,安德鲁还并不了解权力地带的游戏规则以及幕后真相,而经常在白宫走动后,安德鲁才有了浸淫商场之外的更多感受。当时的哈定总统很少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家治理上,而是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自己的高尔夫球技巧,或是与的情妇厮混在一起。据悉,哈定是一位风流的种子,他既有比自己大10岁的情妇卡莉,也有比自己年轻30多岁的小情妇白肤金发碧眼美人南·布里。据《美国总统全传》记载:“哈定在担任总统期间,仍继续与南幽会。”对此,具有正统观念的安德鲁自然有理由看不惯这位政绩平平的总统。在安德鲁·梅隆眼里,总统不过是一个比凡人还普通的角色,而自己与他相比就更加高尚。于是,在哈定面前,安德鲁总是表示得不吭不抗,而如何最大程度地限制总统滥用国库资金就成为了安德鲁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许自己有着太多的负面,哈定总统在安德鲁面前也基本上是言听计从。一次,安德鲁·梅隆参加内阁对中东铁路的讨论,哈定的密友司法部长多尔蒂悄悄对总统说:“这回可难住他了,此事他肯定不会染指的。”哈定问道:“梅隆先生,我想你不会对中东铁路感兴趣吧?”“感兴趣,我们应该持有铁路100万到150万美元的债券。”总统转而对多尔蒂说:“没办法,他是个包罗万象的金融家。”还有一次,内阁讨论某军需厂战后如何处置的问题,大家炒成了一锅粥,哈定将迷茫的眼光转向了安德鲁,问该怎么办时,安德鲁一脸严肃地回答说:“告诉他们,拆掉了事。”就这样,财政部长的一句话结束了讨论。也正是基于安德鲁与哈定的微妙关系,有人形容说在哈定的心里,安德鲁·梅隆就是祭司。 

继哈定之后,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和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先后接过总统大棒,同时安德鲁连续执掌白宫财政大权,成为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连任三届总统财政部长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美国人甚至戏称“三个总统为梅隆打过工”。 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成为了安德鲁政治生涯的拐点。危机扫荡之下,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更为问题的关键,包括安德鲁在内,白宫官员在危机面前已经毫无回天之力,安德鲁的公众威信开始急剧下降。当时民间流传中这样打油诗:“胡佛吹哨,梅隆按铃,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开向地狱。”在拒绝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后,78岁的安德鲁解甲归田。

离开官场的安德鲁看上去更加地恬淡孤僻。每天还是习惯地手中拿着雪茄,并且喜欢早起跑步;在饮食方面,安德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很少吃牛排、猪排或火鸡等等,而是钟爱儿童时叫卖的草莓和桃子以及包括用它们制作的奶酪和馅饼。而到了冬季,安德鲁喜欢吃苹果、梨、橘子及栗子、核桃以及用这些果料做的的奶酪与果羹。安德鲁说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植物蛋白、淀粉及纤维素,可以延缓衰老。然而,岁月不会让任何一个生命久住人间。82岁时,安德鲁过世。此前罗斯福总统针对他启动了让人尴尬的税务欺诈调查,但最终结论是无罪。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