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题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热点问题>热点问题

2018年世界经济宏观概述与综合评点

发表于:2019-01-28 10:41 作者:admin

张      锐

 

【内容提要】虽然主要国家利率水平上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各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正常前行脚步形成了不小的反掣与冲击,但过去一年全球经济依然交出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单。不过,美元的升值还是对新兴市场国家形成了不小的杀伤,包括非美货币集体性塌陷、国际资本大规模逆向流动以及少数国家爆发恶性通货膨胀,进而造成了全球经济新的不平衡。

【关键词】全球经济预测  宏观政策选择  市场风险与规避  增长潜力与动能

 

既有发达经济体的莺歌燕舞,也有新兴市场国家的惊心动魄;既有美元的一路尽情狂欢,也有非美货币的连绵惨淡哀嚎;既有货币政策的集体性收敛,也有财政政策的群体性松绑;既有贸易制裁的阴云密布,也有自由市场的满地霞光;既有经济摩擦的烽火硝烟,也有地缘政治的恐慌蔓延……,2018年的全球经济遭遇到了太多确定性与不确定风险因素的袭扰与冲击,宏观政策因时适势地进行了多重相向或者逆向创新与调整,经济肌体在市场力量的顽强作用下朝着自我出清的方向发生着艰难的修葺与复位。起伏与跌宕,压抑与张扬,收获与失落,惊讶与平淡,诸多纷繁复杂而又情态各异的表情符号留存与镌刻在金融危机十周年的纪念之碑上。

 

一、经济增长的亮点与暗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合(IMF)每年的四月和十月都会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据IMF的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的同比增速将达到3.7%,与前一期的分析报告相比,新的预测结果下调了0.2个百分点,而且这还是自2016年以来IMF的首次降级。综合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著名分析机构的判断,2018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长3.5%应该没有多大的悬念。

利用特朗普大规模减税形成的扩张内力以及连续加息导入境外资本形成的外部拉力,2018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分别增长2.3%、4.0%和3.5%,其中二季度增幅创下2004年以来的新高。值得指出的是,两大关键指标显示美国经济依然处在扩张轨道之中:一是3.7%的失业率创出了17年以来历史新低,同时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持续走低且靠近历史最低水平附近,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吸纳力非常强劲;二是信心指数持续高位运行,其中制造业ISM指数及非制造业PMI指数全年都保持在54的高位,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100左右徘徊。基于此,美联储的预测,2018年美国GDP将增长3.1%,若真这样,美国经济扩张周期将持续114个月,仅次于克林顿执政时期创下的120个月的最长经济扩张周期。

与美国相比,受到英国脱欧悬而未决、意大利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率大幅上升等因素的干扰,加之出口增长萎靡的压制,整个欧洲地区的经济表现差了很多,其中欧元区192018年前三季GDP分别增长1.7%0.6%0.2%,不仅出现逐季滑坡的局面,而且三季度创下了4年来最差的单季增长成绩。受到影响,欧盟28国三个季度的GDP同比分别增速2.4%、2.1%和1.7%,环比增长均现跌势。据此,欧洲央行认为,2018年欧元区经济同比增幅约为2%,整个欧洲地区约为1.6%

作为发达经济体也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板块,日本经济自2018年开局就露出不祥之兆,第一季度GDP环比下滑0.2%,改写了先前连续八个季度正增长的历史,到了第二、三季度,日本经济接连分别出现0.2%0.3%的环比萎缩,过往连续三年正增长的脚步似乎孑然而止。经济上空之所以出现如此连阴天气,主要是因为台风以及北海道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值得庆幸地是,日本劳动力参工率延续了2013年以来的稳健攀升态势,并创造了自2002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国内失业率降低到2.4%这一1990年以来的较低水平。在IMF看来,日本2018年可以实现1.1%的年度增长。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2018年的预测,IMF认为年度增长率同比可达到4.9%,而且 “金砖五国”作为新兴市场的重要经济板块,2018年可收获到5.4%的平均增速,其中印度最高为7.3%,中国为6.5%,巴西为2.4%、俄罗斯为的1.5%,南非为1.4%。看得出,除了印度经济在前一年基础上继续增长外,其他国家经济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态势出现了明显分化的前提下,委内瑞拉2018年的经济增长将会继续萎缩,不仅连续第三年出现两位数负增长,而且成为了全球经济命运最为惨淡的国家。

 

二、货币政策的鼓点与节点

 

作为美联储第16任主席,鲍威尔履任后就不断遭到特朗普的“炮轰”,在特朗普看来,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联储必须放慢货币政策收缩的步伐,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信号的不断走强以及物价的回升,在可能出现经济过热的情况下,鲍威尔还是没有听取特朗普的建议,演进了三年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脚步在他的手上得到了义无反顾地延续。整个2018年,美联储一共加息四次,每次升息的频率是25个基点,联储基准利率从1.25%上升到了2.25%

基于经济基本面相较欧债危机期间的显著改善,欧洲央行在2018年初将原来800亿元欧元的购债规模压缩到了300亿欧元,并且按照计划至当年9月初步退出购债计划,年底完全停止购债脚步。然而,面对着经济增长多个季度的连续下滑,欧行9月底没有丝毫地减弱债券购买力度,到年底放弃购债的计划可能也会暂时搁置起来。不仅如此,在最新的利率决议会议上,欧洲央行做出了维持再融资利率、隔夜存款及贷款利率等三大利率不变直至2019年夏天。不过,与欧洲央行政策有所区别,英国中央银行却在过去一年中跟随美联储的脚步适度收缩了本国货币政策,一次加息25个基点推动英镑利率升至0.75%的水平。

同欧洲央行的政策选择完全不谋而合,出于国内经济形势的逆转以及通胀并未达标的现实,日本央行全年将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分别锁定在了负0.1%0%左右的位置;不仅如此,日本央行维持了以每年80万亿日元为目标的长期国债增持额度、以及每年约6万亿日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购买额度。按照日本央行的态度偏好,如果经济继续收缩,不排除推出更为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QE)。

理论上来说,作为风向标美联储货币政策一旦收紧,其他国家与地区都应该紧步后尘,否则在利率“剪刀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势必产生资本大规模流出从而冲击本国经济。正是如此,印度尼西亚央行在过去一年中先后5次提高基准利率,其中贷款工具利率升至6.5%的历史新高;而阿根廷央行更是拉开了“里拉保卫战”,仅在一周多的时间就连续加息三次,基准利率从27.25%跳升至40%,被市场称为“绝望式加息”。目前阿根廷央行的利率水平达到了60%,是全球最高的利率。不仅如此,中国香港金管局也先后两次做出了上调利率25个基点至2.25%的决定,且为香港12年来的首次上调利率。

然而,当一个国家的基准利率上升过快或者升至到太高水位时,又必然反过来增加该国的融资成本,从而约束本国经济增长甚至不排除会出现经济衰退的后果。也正是如此,相比于新兴市场的外围国家,核心国家中央银行似乎面对美联储更有定力。其中俄罗斯中央银行在2018年还降息了两次,而中国央行也一直没有迈开升息的步伐,只是以连续四次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举动顺势而为,从而保持了该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有序运行。

 

三、财政政策的热点与沸点

 

为了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2018年年初特朗普就抛出了未来10年的基建投资计划,预算规模达到1.7万亿美元,远超过2017年宣布的1万亿美元。为此,特朗普提议自2018年起的未来10年内划拨200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用于投资全美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此来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和私人机构投资。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大规模减税形成了对政府收入的“挤出效应”,美国政府入不敷出的压力不断增加,而为了减少财政赤字,特朗普同样乐此不彼地走上了增发国债的老路。按照美国财政部的说法,2018年美国发债总额将达到1.338万亿美元,举债规模不仅比上一财年翻了近一番,而且创下2010年以来最高年度发债量。至2018年底,美国美国国债总额已经累计高达21.7万亿美元。但是,借钱速度总是赶不上花钱速度。据美预算办公室发布的报告,2018财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较去年同期扩大17%,至7790亿美元,创下6年以来的新高

相比美国,欧盟在财政政策的使用上要谨慎得多,不仅死死守住了3%以下的既定赤字红线,而且严密监控与制裁意图突破底线的欧元区国家。由于意大利政府在提交给议会的2019年预算草案中将年度赤字提至到了2.4%,比意大利上届左翼政府的预期高出两倍,欧盟据此要求意大利下调预算赤字,同时启动了“超额赤字”调查程序,如果意大利拒绝修改自己的预算法案,欧盟将对意大利开出约等于其国内生产总值0.2%,即34亿欧元的罚单。据悉,这是欧盟成立以来首次驳回成员国提交的预算草案。

同美国一样,日本似乎走上了一条债务扩张的不归之路。在债务规模已经达到1091万亿日元并创下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日本政府2018年年底正在考虑一套规模为10万亿日元的刺激政策,这样,按照日本1.24亿人口来算,相当于每个人负债887万日元。另外,由于在市场不断地购买债券,日本央行持有的资产规模增至553.6万亿日元,首次超过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评估,日本2018年度的财政赤字额占GDP比重为4.4%左右。

作为过去一年财政政策的最大亮点,减税在不少国家得以成功展开,其中澳大利亚政府作出了将企业税从30%削减至25%的决定,同时该国政府通过法案,未来10年将个人所得税削减约1440亿澳元,由此产生了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个税削减计划。另外,针对1000亿印尼盾至5000亿印尼盾范围内优先发展行业的投资,印尼政府确定了给予5年内公司税减半的优惠政策。更令人关注的是,中国政府年内两次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率应从25%下调至20%,年度减税效应超过1.3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提前开展了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个税基点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在2018年先后四次降低进口产品关税,同时做出了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重大决定。

 

四、汇率生态的光点与斑点

 

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几乎所有国家货币价值或价格与本国货币利率保持着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像美元这样全球通用货币更是如此。由于经济基本面全面向好的有力托举,同时还有美联储多次升息形成的强大牵引,美元在2018年继续演绎着持续多年的亢奋气势,全年上涨幅度达到了10.25%,比70.69的历史最低价高出27美元之多。

美元的一枝独秀让非美货币只能望洋兴叹,而且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非美货币在2018年全部收出阴线,而且新兴市场主权货币几乎可以用集体性塌陷来形容,其中贬值幅度最大是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土耳其里拉以及阿根廷比索,三者贬值幅度均超过了50%,阿根廷比索的贬幅更是高达96.62%,另外,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南非兰特及印度卢比相对美元的贬值幅度也都在15-20%以上,其中阿根廷比索、印度卢比以及伊朗里亚尔均创历史新低,印度尼西亚盾创出了20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加权平均而言,IMF报告统计显示,2018新兴经济体货币整体贬值幅度达到了12%

美元上涨意味着全球资金状况较为紧张,跨境资本流动减少,特别是在美元利率上升以及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出现非常规性贬值的情况下,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的抽离速度更为迅疾与频繁。据IMF的推断,过去一年中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的资本超过了1000亿美元甚至更多,而且资金的流出速度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率。

事实上,本币贬值除了引起资本外流外,还会引致新兴市场负债成本曲线的上翘。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新兴市场国家因货币贬值而难以偿还的美元债务多达3.7万亿美元之巨,相比10年前扩大了近1.5倍。而从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值来看,更清晰看到一些具体国家十分脆弱的偿债能力,其中阿根廷的外债余额是外储的近5倍,短期外债是外储的1.6倍;土耳其的外债余额也是外储5倍之多,短期外债余额是外储的1.5倍;南非的外债余额是外储的4.3倍,短期外债是外储的0.8倍;马来西亚的外债余额是外储的2.1倍,短期外债是外储的一倍等,这些国家的负债尤其是短期负债均已大大超过本国外汇储备,违约“黑天鹅”随时可能飞出。

作为应对阻抗本国货币下跌的普遍性政策选择,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国家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频繁抛售美元以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本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萎缩。统计数据显示,除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在2018年呈现出了超过百亿美元的增长外,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外储池子水位均出现了下降,其中中国外汇储备年度规模减少超千亿美元,印度减少近300亿美元,巴西减少10多亿美元。

除了抛售美元外,为了守卫本币价值,更多的国家将传统的货币与汇率工具用了个遍,其中委内瑞拉放宽了15年的货币管制,允许私人银行和交易所出售美元;不仅如此,阿根廷政府还作出了向农产品在内的初级产品征收出口关税的决定,而且阿根廷还向IMF申请获得了500亿美元的救助贷款。

 

五、大宗商品的景点与看点

 

2108年新年伊始,得益于欧佩克和俄罗斯主导下持续的产量削减以及强劲的需求,国际油价首日开盘便突破每桶60美元,创下自2014年以来最高的新年开盘价,然而,作为与国际地缘政治因素紧密相关联的核心大宗商品,石油价格走势必不可免地充满了太多变数。由于美国认定沙特王子穆罕默德·本·萨德满主持了杀害美国记者卡舒吉的行动,美国随后宣布对沙特实施严厉制裁,同时受到制裁的还有伊朗,就此,国际油价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在刷新四年新高之后完成了牛熊转换。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布伦特原油下跌幅度超过了22%,纽约原油期货收出了跌幅为15%的长阴线,双方均结束了连续两年上涨的态势。

理论上看,虽然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经济贸易摩擦不断,在避险资金的追捧的刺激下,黄金理应出现不错的市场行情,然而由于受到美元升值的钳制,黄金价格在2018年终止了连续两年上涨的脚步,下跌幅度超过了3%;紧跟黄金的步伐,白银也结束连续两年上涨的趋势,以深跌10%的惨淡结果无奈收局,且距离历史底部价格仅一步之遥。有意思的是,尽管黄金价格出现了下跌,但其重要的衍生品种钯金却在过去一年中四次创出历史最高纪录,最终演绎出了上涨17%的年度靓丽行情,以致有人形象地指出钯金“带走了金属的全部光彩”。

的确,钯金绝对不是大宗商品阵营中唯一上涨的成员,尤其是玉米价格结束连续多年的惨跌行情,最终收到了涨幅高达11.39%的红色K线,而小麦价格更是一路走高,年度上涨幅度突破了20%;然而,由于上涨的品种依然还是极少数,微弱的亮光自然就无法覆盖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暗淡天日。贵金属品种方面,伦铜年度跌幅超过了10%,伦铝下跌17.13%,伦锌下跌18.24%;农产品方面,芝加哥大豆下跌8.78%,棉花也改变了连续两年上上涨的态势。据德意志银行统计,在追踪的70个资产类别中,超过90%的品种在2018年的回报率为负,并且这是近百年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六、国际贸易的痛点与奇点

 

国际贸易从进入2018年伊始就被笼罩在阴霾滚滚与剑拔弩张的不安气氛之中。除了释放要拆除美墨边境墙以及要重新改造WTO等进攻性言论外,特朗普还拉开了向四周点火开炮的凌厉架势。作为新年开出的第一枪,特朗普首先宣布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即所谓的“201调查”,耐人思考的是,不以“是否存在倾销或者补贴”等事实为前提而直接施以保障措施的“201条款”已经在美国总统的手中冷藏了17年,特朗普启动该条款也是其自上台以来首次直接签字批准的关税保护。

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10%的关税是特朗普又一份不分贸易对象的武断性制裁决定。不过,也许担心自己树敌太多进而会导致四面楚歌,特朗普随后又将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以及韩国等排除在课征钢铝关税的对象之外,而出乎特朗普意料之外,没有享受到钢铝关税免征待遇的欧盟与日本随后迅速抄起复仇的枪杆,在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递交了一份准备对美国加征关税产品清单的同时,日本也明确表态称,也将对来自美国的500亿日元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规模相当于美国对日本金属产品征收关税的额度。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可以说是整个2018年国际贸易领域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对中国通讯企业中兴集团作出8.9亿美元的刑事和民事处罚金不久,美国便集中所有枪口对准了中国。先是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之后又作出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分阶段加征10%25%关税的决定;作为被动还击,中国政府先后作出了对来自美国1333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以及对原产于美国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分类加征25%20%10%5%不等关税的针对性安排。

然而,战则两伤,合则两利。虽然中美双方贸易对垒过程中达成的初步和解协议因美国政府的出尔反尔而沦为了一张废纸,但谈判的大门始终没有关闭。经过中美元首的年底会晤,两国最终达成共识,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现有针对对方的关税税率,以及不对其他商品出台新的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双方将在三个月的时间加紧磋商,一旦谈判达成协议,2018年以来加征的所有关税都可能取消。

应当说特朗普在处处点火的同时,还没有忘记在经济上结盟建交。在与墨西哥达成初步双边贸易框架不久,美国便与韩国正式缔结双边贸易修正协议。不仅如此,美国还与加拿大达成贸易协议,并进而促成了美墨加三国全新贸易协定的生成,从而最终取代了已有24年历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更让特朗普骄傲的是,欧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完成了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缔结成了全球最大的经贸伙伴关系,创造了又一个世界贸易历史上里程碑式事件。

在与美国经贸合作关系获得实质性提升的同时,欧盟还与新加坡最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同时欧盟还批准其与越南达成的贸易协定,另外,欧盟更新了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议,并开始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谈判,且与南美贸易集团——南方共同市场的谈判也进入收尾阶段。不仅如此,欧盟还与日本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将取消双方贸易产品的几乎所有关税,由此,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全球前四名、经济总量超过全球55%的三大经济体已经基本清除了所有贸易壁垒,即将实现完全的零关税一体化的贸易融合。

其他地区的自由贸易进展也有声有色。在亚太,除美国之外的11个原TPP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新协定“全面且先进的跨太平洋贸易协定”(CPTPP);在南美,智利和巴西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规定两国在服务贸易、电子产品等17个领域互免关税;在亚洲,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同时中国与日本重启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的货币互换,同时中国还与英国续签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00亿英镑的货币互换协议。此外,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收了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