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市场

您的位置是:首页>外贸进出口业务>国内外市场

中阿渔业跨境合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发表于:2020-07-01 17:35 作者:admin

罗眉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阿根廷是世界水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其渔业资源产量大、品种丰富,但渔业发展水平有限,出口多以未加工或初加工产品为主,水产养殖和加工技术水平有限。分析阿根廷水产品出口情况,讨论中阿两国水产品贸易情况、渔业合作方式和渔业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研究发现阿根廷渔业发展存在经济政策不稳定、水产品养殖和加工水平有限等问题不利于中阿渔业的深入合作。最后,提出中阿两国应从政府层面着手,推动两国企业深入合作,加大在水产养殖和再加工方面合作,提高渔业合作本土化程度,从而促进中阿两国渔业合作的发展。 

阿根廷海域幅员辽阔,渔业资源品质高、种类多,是全球主要的鱿鱼产地之一。虽然渔业资源丰富,但阿根廷渔业以捕捞为主,未加工和初加工水产品占其出口比重超过98%,由于国内水产品养殖业和加工业水平有限,阿根廷只能通过加大捕捞量来推动水产品出口规模的增长。20191月到6月,阿根廷渔业捕捞量达412730吨,同比增长33475在此情况下,阿根廷积极开展渔业国际合作,以推动渔业深入发展。阿根廷和中国远洋渔业合作历史悠久,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而中国远洋捕捞、水产养殖和加工技术输出也成为中阿渔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进两国渔业合作优势的互补和全面发展。

一、中国和阿根廷渔业合作发展现状

中国和阿根廷水产品贸易

由图1可以看出,2015-2019前半年期间,阿根廷渔产品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呈先升后降发展趋势。阿根廷渔产品出口数量由2015年的459987吨增至2018475740吨,出口金额由146676万美元增至197878万美元。出口收益的增长同中国和欧洲旺盛市场的需求有直接关系。2018年,西班牙进口阿根廷渔产品达89765吨,进口总额为4.84亿美元,位居阿根廷渔产品出口国家首位;中国进口数量为102299吨,进口总额达4.75亿美元,位居第二。

2019年前6个月,除鳕鱼、鱼排出口量略有增加以外,阿根廷所有渔产品均有所下降,上半年渔业出口欧洲数量为240577吨,出口总额为8.81亿美元,这显示出不仅其出口数量有所下降,且其出口额低于其实际价值,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减少4.2%10.2%。从出口市场来看,阿根廷对中国出口渔产品2.06亿美元,位居出口国家首位,而西班牙以1.277亿美元位居其次。

(二)中国和阿根廷渔产品贸易结构

  近些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市场,占出口总量的75%以上。 阿根廷渔产品种类众多,适应于不同国家市场的需求,但其国内水产品需求量较少,仅2%左右的水产品捕捞量用于国内销售,且水产品进口市场规模不大,主要从厄瓜多尔等周边国家进口。由表1统计数据可见,2015-2018年,阿根廷年捕捞渔产品数量成稳步增长态势,其中鱼类产品数量占比超过45%,位居各类渔产品首位,甲壳类产品位居其次,整体占比呈先增后降趋势。2019年前半年,阿根廷渔业总出口量有所增长,这主要是受无须鳕和长尾鳕等鱼类产品捕获量增加的影响,其出口数量分别达到169662吨和24885吨,比上年分别增长47%58.5%

1    2015-2019上半年阿根廷渔产品出口结构  (单位:吨,万美元)

产品种类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Q1-Q2

甲壳类产物出口数量

122989

161700

184620

18676

75669

软体动物出口数量

99037

50758

82218

96648

93786

鱼类动物出口数量

219928

214110

190183

205757

194547

数据来源:FAO统计数据

在中国进口阿根廷渔产品结构中,阿根廷红虾占据重要地位,总体占中国红虾进口量的95%以上。2015-2019年上半年以来,阿根廷红虾捕捞量屡创新高,其出口增速虽逐渐放缓,但整体呈增长态势,这得益于国际价格上浮和中国水产品市场的大量需求。2018年,阿根廷捕捞红虾24.85万吨,比上年增加5245吨,出口总量达185440吨,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2018年,中国进口阿根廷红虾数量达47148吨,比上年增加38.5%,占阿根廷红虾出口总量的25.42%;出口总额达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7%,占阿根廷红虾出口总额的25.85%

(二)中国和阿根廷渔业合作

1.中阿渔业合作方式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阿根廷对鱿鱼、红虾等渔业资源采取配额管理政策。相对于公海渔业生产,阿根廷专属经济区产量优势明显,许多国家远洋渔船相继来到阿根廷渔场作业。由于受到阿根廷入渔许可限制,中国渔企常通过境外收购的方式来获得入渔许可和国际捕捞配额,已获得对阿根廷渔业资源的长期稳定的开发权利。例如,通过股权并购方式,上海水产集团收购当地Alta mare渔业公司,取得其4艘作业渔轮和捕捞许可证。

 2.中阿两国渔业产业结构互补但随着中国近海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国内水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相对而言,阿根廷有着丰富且高质量的渔业资源,但其资源开放和利用程度有限,渔业产业结构尚处于初级的资源型,而渔业产值的国民经济占比有限。2016年,中阿两国就渔业双边合作展开多次会谈,就加强双边渔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方将加大对阿根廷渔业技术的培训支持,为其国际捕捞船提供卫星定位系统,加大对阿根廷水产养殖业的投资;阿根挺将降低中方渔船入渔门槛,增加对中方渔船捕捞许可证的发放数量,简化入渔许可证的审批程序,以促进中阿双边渔业贸易渠道的畅通。

二、中阿国际渔业合作面临的困境

(一)阿根廷政策不稳定

由于国内相关政策和法律的不健全,阿根廷渔业发展较为缓慢。2019年上半年,阿根廷渔业捕捞量达412730吨,比上年增长33475吨,但鱿鱼和虾的捕捞量却分别下降12.9%8.6%,渔业出口额同比下降2.9%。以鱿鱼捕捞为例,2019年,由于阿根廷政府将整体捕捞季向前推移,许多鱿鱼还没能成长到合适的尺寸就被捕捞,从而造成阿根廷鱿鱼的规格普遍较小。另外,出口关税政策也给阿根廷渔业出口造成重大影响。2018年以来,由于受美元强势周期等诸多因素影响,阿根廷经济陷入来经济危机之中,其货币连续暴跌,濒临崩溃。在此情况下,阿根廷政府大幅度提高基准利率和频繁加息,并对所有出口产品额外征收12%的附加税。其中,对海产品的出口加征7%以上的关税,这严重损害了其渔业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中国进口红虾成本的增加,使阿根廷红虾在中国市场的供应或将再次缩紧。

阿根廷水产加工业薄弱

阿根廷国内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待提升,其水产品出口多是未经加工或初加工。为提高水产品出口贸易额,阿根廷只能加大捕捞量来推动出口规模的增长,而水产品进口国则可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来获得加工附加值的收益。2018年,阿根廷水产品出口达489173吨,其中甲壳类水产品出口量为186768吨,出口占比38.18%;软体类水产品出口量为96648吨,出口占比19.76%;鱼片及其他鱼肉出口107734吨,出口占比22%。由此可见,未加工和初级加工水产品总体占比近80%,其水产品加工产业提升空间巨大。作为渔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相关加工业的发展不但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价格,还能有力推动国内市场消费的增长,而如何充分发掘其发展潜力也成为阿根廷渔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阿根廷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

 阿根廷江河、湖泊和海域面积广阔、分布区域广泛,水产养殖条件良好,适应不同类型水产品种的养殖。但相对于其渔业捕捞的规模,其水产养殖的年产出有限,水产品出口占比不到2%,水产养殖业基本属于空白。在阿根廷南部地区,虽然有着小型的鳟鱼养殖户,但年产量几乎忽略不计。由于缺乏水产养殖基础,阿根廷政府于2018年启动全球招商计划,向投资企业颁发许可证,并划拨养殖区,准备大力发展南部地区的三文鱼养殖产业。2018年三月份,阿根廷同挪威签署国家水产养殖项目,计划由挪威提供配套技术支持,项目经费由两国共同承担。尽管挪威科研机构对合作项目给出了积极的环评成果,但由于三文鱼养殖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苗种培训、饲料、动物保护、环保等方面都需跟进,而阿根廷目前缺乏确保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管理制度。

(四)阿根廷工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受欧美工会文化的影响,阿根廷工会数量众多,社会影响力较强。据阿根廷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其国内有着1660个工会机构组织,其成员占阿根廷经济独立人士的60%,且这些工会组织不受阿根廷政府和企业的控制,常代表工会成员同雇主展开谈判,以便争取更好的就业环境。受国际经济下行的影响,阿根廷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各个工会组织同政府就薪酬和税负展开多次谈判,并为此展开许多次抗议集会和罢工活动,使得阿根廷社会环境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促进阿渔业合作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层面沟通,推动民间企业交流

 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环境,了解阿根廷的政治环境有利于中阿两国渔业企业的良好合作。2015年以来,阿根廷政府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以减少政府干预、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改革,改善经营和投资环境,恢复特许经营和PPP模式等政策,期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促进本国私人投资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诸多拉美国家一样,阿根廷同样有着税率较高、税种繁琐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国外投资的积极性。例如,为保护本地渔企,阿根廷政府提高国外渔船入渔许可证的申请难度,并实施捕捞配合许可制度,要求国外渔船船员的本土化比例等。

(二)加强水产养殖合作,促进渔业结构调整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远洋捕捞渔船拥有量达2654艘,装备水平提升显著,远洋捕捞产量达225.75万吨,境外出售量为79.51万吨。对于中国来讲,加强同阿根廷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渔业合作,有利于我国远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阿根廷来讲,通过对中国资本投资的引入,能够加快本国渔业装备水平的改造升级和海洋捕捞技术的提高。阿根廷海域纬度跨越大,有着淡水和海水养殖等广阔空间,但其国内水产品养殖品种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相对而言,中国在工业化养殖、绿色养殖等海洋水产养殖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助力阿根廷渔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加强水产品再加工合作,扩大渔业合作领域

阿根廷国内水产品市场消费需求有限。相对而言,中国在水产品加工方面的实践经验丰富,已形成冷冻冷藏、腌熏、药物研发、工艺品、等数十个加工种类。2018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达2156.9万吨,水产品出口规模稳步增长。通过对阿根廷渔业市场的调研,中方渔企可了解当地加工水产品市场的具体需求,能够在当地建立相应的水产品加工基地,从而减少出口成本。由此可见,通过中阿两国的渔业合作,两国水产品加工企业可从水产品再加工、综合利用方面着手,加强在药物、化工和功能食品等水产品加工领域的合作。此外,在中阿两国渔业贸易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可以境外并购等方式,加大对阿根廷渔业领域的投资,以渔业为中心开展远洋捕捞、加工养殖、渔船制造和维护、渔业设备生产、港口建设等诸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提高本土化程度,促进两国渔业合作发展

 由于长期受欧美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中阿两国在宗教文化、风俗传统、思维习惯和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随着中阿两国渔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阿根廷投资环境,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和紧急,妥善处理同地方当局和居民的关系。通过雇佣阿根廷当地员工,充分利用当地渔业资源,建立加工制造中心和销售网络;在处理劳资关系时,中国企业充分控制劳动力成本,合理规避劳资问题,同本地工会展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应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将当地文化融入自身发展之中,以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分歧,制造出适合当地市场需要的水产品,进而推动中阿两国和民族间的交流。

友情链接